344 立儲(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天下午康王府就送了滿滿一車的補品去鳳陽大長公主府,全都是各種珍貴的補品,比如人參、眼窩、阿膠、鹿茸等等。
康王今早在早朝上代王妃獻方的事早就傳遍了大半個京城,此刻康王府的一舉一動都在各府的中,立刻就有聰明人去打聽鳳陽出了什麼事,他們只稍一打探,就得知了鳳陽在宮中重病的事。
不少人都互相打探起訊息來,更有人去太醫院套話,得知太醫令和幾個太醫都被十萬火急地宣進了宮,就知道此事十有八九了。
這個訊息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連續幾日,一些勳貴官員也跟著康王府往公主府送禮送藥,一時間,公主府的門檻差點沒被人給踏平了。
但鳳陽自那日患病就一直住在了宮裡,再也沒有回公主府,公主府的門房不敢擅作主張,除了一些宗室王親的禮,其它的重禮一概退了。
這幾日,京中那麼雙眼睛都盯著皇宮和公主府的動靜,難免心生揣測。
時人大多壽數不長,六十八歲的鳳陽可謂年事已高,已經比當世的很多人長壽了,而且,鳳陽早年征戰沙場又有一些舊傷在身,這兩年,她的鳳體本就大不如從前了。
這年老之人一旦重病,自然比那些年輕人更難熬過去,鳳陽這一病這麼多天不見好,怕是要不好了,就像先帝從重病不起不到駕崩一共也不過五六天的事。…
春雨連續下了三四天,連綿不斷。
這一天皇帝在早朝後,微服去了無量觀為鳳陽祈福,隨行的還有楚翊、安樂、禮親王、靖王等宗室王親,祈福的法事由觀主親自主持,又引來不少香客跑到了無量山腳,想一瞻龍顏。
午後,自國慶後再不曾進康王府的袁哲又一次走進了康王府,表兄弟倆關在書房裡密談了半天,袁哲一直待到了快要宵禁時才離開了康王府。
次日一早,連下了五天的春雨終於停了,天光大好。
鳳陽身著公主大妝,拖著虛弱的病體出現在早朝上,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親自呈上了一道摺子,慷慨激昂地陳詞道:
“皇上,立儲一事關係到天下安危,皇上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為了江山社稷,千秋永固,還請皇上儘快冊立大皇子為儲君以安民心,以固國本。”
鳳陽雙手捧著大紅摺子,傲然立於金鑾殿的中央,腰板挺得筆直。
大病過一場後,她整個人看著消瘦了不少,但神情堅毅,語氣傲氣如風。
滿朝文武皆是男兒,也唯有她一個女子可以理所當然地出現在朝堂上,宛如一道灼灼的烈焰。
滿堂寂然,眾臣面面相看。
一個白麵長鬚的中年官員看了前方蕭首輔一眼,蕭首輔微不可查地點點頭。
那白麵長鬚的官員嚥了咽口水,很快從文臣的佇列中走了出來,對著前方的皇帝抬臂作揖道:“皇上,立儲事關重大,關乎國本,臣以為需得慎重考慮、仔細再議才行。”
話落的同時,另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年官員忙不迭附和道:“劉大人所言甚是。”
“皇上,大皇子殿下曾當眾求娶顧策之女為正妃,但如今顧策案真相未明,若顧策確有叛國之舉,敢問大皇子殿下當如何?”
他昂首看著前方寶座上的皇帝,一派正氣凜然地發出質問。
朝上不少的文官武將勳貴都覺得他所言有理,頻頻點頭。在他們看,如果顧燕飛真是罪臣之女,那就不堪為太子妃。
“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一個黑膛臉的武將案首挺胸地出列抱拳道,“末將以為立儲之事也不急於這一時,百姓安生所依賴的乃是一國之君。皇上龍體安康,乃我大景之福。”
此言一出,又是不少人連聲應是。
自大皇子歸國後,皇帝的龍體的確大好。
衛國公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周圍心思各異的群臣,也從武將的佇列中大步走了出來,聲如洪鐘地抱拳道:“臣以為立儲之事宜早不宜遲。”
“皇上只有大皇子這一個獨子,又是嫡子,大皇子殿下自去歲回國後短短半年已頗有建樹,不僅為人清正,而且文武雙全,知人善用,必能當得起儲君之責。”
衛國公一表態,緊接著,英國公、常安伯等勳貴也紛紛表示了他們對立儲的支援。…
滿朝文武大臣各執己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並不是什麼稀罕事,歷朝歷代,但凡立太子,滿朝文武都要爭執一番,就是當年太祖皇帝立先帝為太子,官員們也為了立嫡還是立賢爭論不休,足足吵了兩年多才立了太子。
那個頭髮花白的老年官員正色又道:“大皇子殿下年歲尚輕,未及弱冠,又回京才不過半年,立儲之事何必操之過急。”
“李大人此話有理。”有人一拍大腿大聲道,”顧策案還未有個是非公論,不如待此案查明,再議立儲不遲。“
“太子乃國之儲君,還是謹慎為上,草率為之,只會後患無窮。”
“……”
眾臣各懷心思,越說越激動,沒一會兒,就說得面紅耳赤。
“夠了!”
一聲鏗鏘有力的呵斥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