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得是一派義正言辭,眼角的餘光不動聲色地瞥著站在皇帝右側的楚翊,嘴角的弧度又上揚了幾分:說穿了,楚翊之所以拒絕與他八皇妹聯姻,也不過是捨不得顧家二姑娘吧。

也是,那顧家二姑娘的確是連自己也覺得生平僅見的美人,這美得有趣的美人可比那等徒有美貌的空殼子要稀罕多了。

就是他,也不甘這麼拱手讓人。

百里胤這番話令在場的不少官員都有幾分意動。

確實,兩國若能聯姻,便可從敵國變為親家,至少,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內可以維繫住兩國的和平,避免再起戰火,百姓受難。

大部分官員都將目光投向了站在皇帝右側的大皇子楚翊。

皇帝徐徐地掃視了下方眾人一圈,將眾人的表情變化收入眼內,語氣淡淡地直接回絕道:“百里三皇子,大皇子的婚事,朕早有決定。”

“百里三皇子的提議,朕心領了。”

皇帝堅定如磐石的目光對上了下方的百里胤,語氣不輕不重,卻是少見的強勢,不容置疑。

百里胤平日裡玩世不恭的面龐依然帶著笑,目光銳利地與皇帝對視。

景國皇室的那些事也不是什麼秘密,皇帝和楚翊父子處境艱難,康王又野心勃勃,世家底蘊充沛,又傾各家全族之力地扶持康王,皇帝父子可謂是危機四伏。

皇帝登基已有一年,至今未坐穩這江山。

兩國聯姻對大景皇帝是大有好處的,可以助大景皇帝穩住皇位。

於公,他能順理成章地要求景國把新型燧發槍的圖紙作為給帝姬的聘禮,這比原先所提的條件應該更能讓大景皇帝心動;

而於私,顧二姑娘芳心落空,自己也有機會美人在懷。

不想,大景皇帝竟然這般短視,一口拒絕!

“皇帝陛下可考慮清楚了?”百里胤徐徐問道。

即便他沒有吹鬍子瞪眼,也沒有怒言以對,但任誰都能從他蓄意放慢的語速中聽出他的不快。

“朕金口玉言。”皇帝輕輕撣了下袖子,前一句擲地有聲,後面的話又變得敷衍淡漠起來,“我大景風光秀麗,山河壯闊,與越國有異,百里三皇子難得來了我大景,就該四處好好玩玩才是,才不負這千里之行啊。”

百里胤褐色的瞳孔中漸漸地蒙上了一層冰霜,漸漸地收斂了唇角的笑意。

八年前,是景國的宣仁帝楚洛求著越國議和,主動提議將楚翊作為質子送去越國。

現在,他們越國願意送帝姬結兩國秦晉之好,他們景國倒是不樂意了?!

無論百里胤心底掀起了怎麼樣的暗潮,他依然沒有失態,只是周身漸漸變了一種氣質,不再嬉笑玩味,而是冷厲高傲,釋放出一股子陰鷙如梟的氣息。

金鑾殿上,靜得落針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位越國三皇子的身上。

百里胤強壓著心中的巨浪,怒極之後,他反而冷靜了下來,那英俊粗獷的面龐上又掛上了自信飛揚的笑容,大聲道:

“貴國有燧發槍,吾越國亦有數十萬戰馬雄師。”

“越、景兩國隔江為鄰,若是結秦晉之好,吾國可助貴國拿下西北戎族。”

他的聲音更洪亮,中氣十足。

這個條件一出,滿朝文武的心也都震動了,齊齊地倒吸了一口氣。

不少官員都被他這番話說得有些熱血沸騰:太祖英明神武,開疆闢土,而先帝只能勉強守業,若是大景能在今上手上擴大領土,成就明德盛世,那麼他們這些官員也同樣與有榮焉。

百里胤笑容更大,眼神如炬,繼續說道:“吾越國是很有誠意的!”

這句話說得溫和,但下一刻,他又話鋒一轉,語氣中添了幾分刀鋒般的銳利:“但吾越國也不會怕了誰。”

最後的這句話幾乎一字一頓,斬釘截鐵,威脅之意溢於言表。金鑾殿上的空氣陡然一冷,彷彿剎那間從春轉冬似的,冷意瀰漫。

八年前景、越兩國大戰,景國慘敗的事歷歷在目。

越國在揚州勢如破竹,當年若非先帝主動求和,不惜賠款,並割讓了黃水洋海域,還送了楚翊為質子去越國,否則,那場戰役還不知道會怎麼收場,恐怕越國大軍早就一路北上了!

想起這些往事,有些官員已經生了畏戰之心,三三兩兩地交換著眼神。

空氣中隱約瀰漫起一絲絲不安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