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怎麼搞,這裡樓不少呢。”明決看向安室透。

這裡一共12棟樓,每一棟都有20幾層,一棟一棟找過去人得累死。

“先看看樓層構造以及周圍的地形吧。”

得先把環境摸清楚踩好點才行,別到時候人被嚇出來跑了,卻不知道往哪邊跑的,把人搞丟了就得不償失了。

“好。”

明決沒意見,帶著兩人在這個爛尾樓小區外圈踩點。

這小區雖然還沒建圍牆,但原先建樓時外圍裝了一圈圍擋,避險行人誤入影響施工,只留下了幾個用於出入的口子。

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圍擋雖然還沒拆,但已經被人開了好幾個口子,可以說是四面都能進出。

想要甕中捉鱉,憑他們三個人根本守不過來這麼多口子。

如此一來,只能想辦法讓那個通緝犯往特定的一個方向跑。

這個倒是不麻煩,用音響在一個方向營造出一種警方來了的錯覺,心裡有鬼的肯定會往相反的方向跑。

不過這也只是假設,究竟怎樣操作還是要繼續看。

轉完周圍的圍擋,三人找了一棟就近的樓走了上去。

周圍建築都為完工,裡面堆積著各種建築垃圾,外加沒有粉刷,全都是大片大片的灰色水泥牆,採光極差。

樓梯更不用說,這種安全通道根本不會設定窗戶,外加沒有家裝護欄,走上兩層就完全是伸手不見五指的狀態。

打著手機手電筒的安室透感嘆了一聲,“跟我想象的差距有點大啊……”

在東京,這種高樓並不盛行,他也沒怎麼往未建成的高樓裡鑽過,不知道這種大樓裡面是這種情形。

這裡沒通水電,那個通緝犯住在這裡肯定沒辦法正常生活。

住的高了,上下樓梯是個問題。

這樓梯通道黑不溜秋,樓梯上各種建築垃圾都沒清理,稍不注意就容易從樓梯上滾下去。

通緝犯也不可能常備手電筒,畢竟不管是電池款的,還是充電款的,需是有續航時間的,電量用完,這裡可沒那個條件去充電。

從那個通緝犯居住在這種地方可以看出,這個人比較膽小,可能是應激殺人,反應過來做了什麼之後慌慌張張的逃了,一直躲起來不敢露面,最終成了一個被通緝的逃犯。

要是膽子大點的人,早就跟二號一樣找個不要身份的黑廠打工去了。

同時,這個一號也是這三個通緝犯裡獎金最低的,才幾千塊。

不過蚊子再小也是肉,三千塊夠普通人生活省吃儉用生活幾個月了。

他根據明決的資訊,從十幾號通緝犯的名單中篩選出了符合的人。

這個一號是個小年輕,父母早亡,親人只有一個在鄉下的奶奶。

在加班過程中因為上司說了不少難聽的話,拿起桌上的菸灰缸往上司腦袋上砸了下去,菸灰缸正中腦門,暈過去假死了,小年輕反應過來後被嚇回了,連忙收拾東西跑了。

本來上司還有救的,如果他當時沒有被上司滿臉的鮮血嚇壞跑掉的話。

有寫字樓外的監控,以及菸灰缸上的血跡和指紋為證,小年輕的罪名直接就被定下了。

不過這個案子發生也就在半個月前,外加打了個時間差,在屍體被發現的之前他就躲了起來,否則早就被抓捕歸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