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華眉頭一挑,對於楊建武的發言,感到一絲詫異。

要知道,除了劉清君這個被皇上拿出來跟王鴻泰對立的侯爵外,其餘一同封爵的四人基本上一直“名聲不太好”。

這個名聲不太好,指的是這四個人比較會溜鬚拍馬,左右逢源,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金州伯楊建武。

都別說京城的官員了,南方很多的官員與楊建武等人廝混在一起,往來密切。

自從聖上開始抄家後,楊建武這才收斂一寫,但是“遼東活菩薩”金州伯楊建武的名號是在整個官場上都傳開了。

像他們這些實幹派,一直無法被重用,就是因為不會溜鬚拍馬,不會往上孝敬,不會左右逢源,只有這一批官職不上不下,志同道合的好友“圈地自萌”。

所以對於遼東系新秀交際花四人組,他們這批人一直保持著質疑和排斥的態度,他們可能更願意信任素未謀面的王鴻泰。

畢竟人家的爵位是實打實打出來的,這四個人呢?如果他們不是這樣的行徑的話,可能還好一點。

上下打點之後,又一直沒有幹什麼實事,一直在劉清君麾下“默默無聞”,就讓人覺得這爵位來的“不正經”,可能是混來的。

甚至右僉都御史衛景瑗,右僉都御史範廣義,以及姜日廣、吳炳、楊延麟三位大學士公開抨擊,做出了繡花枕頭的評價,被李邦華從中調節住了,這才沒讓這種言論走起來。

李邦華氣的不輕,不管他認不認可衛景瑗和範廣義的想法,這種話說出來就是找死!

人家都爵位是皇上定的,你算個什麼東西?好不容易上下一心,君臣用力,你整么蛾子?我老李頭可看不得這個!

“不知,金州伯有何高見?”

楊建武笑了笑,提出了一個問題,問道:“各位老大人,同袍,敢問我大明雄師百萬,雄師在哪裡?百萬在哪裡?”

眾人大驚失色,連忙回到帥帳,讓各自親衛將周圍清空,這種話題太敏感了,誰都不敢捅破。

“各位同僚,現在可以回吧本將了吧?”

李成棟答道:“雄師在邊軍、北軍。”

張世澤答道:“百萬在京營、南軍、衛所。”

說完之後,連同文人都一樣的羞愧的低下了頭顱。這個時期了,階級早都固化的不要不要的。他們這麼一幫子世家子弟,尤其是勳貴,明明與國同休,卻一直明哲保身,不敢說實話。

當然,理論上這也不是他們的錯,要怪,就要讓志大才疏的皇帝背最大的鍋。

皇帝不會出錯,但國家危難之際,皇帝就是錯的。

楊建武笑了笑,看了看沈松德,說道:“百萬大軍在衛所,那麼請問諸位,這流民,跟衛所兵有什麼區別呢?”

蓋州伯沈松德抽出匕首,又抽出佩刀,將其放到桌子上,說道:“百萬大軍就好似這佩刀,看著威力十足,能夠輕鬆的殺敵於陣前,可是諸位,我們誰會在戰場上用自己的佩刀呢?我們的佩刀精雕細琢,這能增加他的鋒利程度嗎?”

他又拿起了匕首,說道:“這是我們戰士的裝備,這是制式武器,看起來沒有本伯的佩刀精良,但是它卻更加堅韌。”

周遇吉、張世澤、李成棟、劉清君四人已經明白了楊建武的意思,紛紛在思考這個事情的可能性。

李邦華和倪元璐面面相覷,感覺懂了,但感覺好像沒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