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即欣慰,又心疼。

欣慰於自己的兒子敢吃苦,未來繼位後,必將是一番盛世。

心疼的事,堂堂太子,要不是因為自己這個當爹的不行,白白蹉跎十餘載,又怎麼需要自己的兒子去那等貧瘠苦寒之地?

“哈哈哈,多謝太子誇獎,小官不過是一普通的騎兵指揮官,那些步卒,也不過是昭明宣威營中的精銳。”

朱慈烺眼冒精光,朵顏三衛……既然蒙古人能用,為什麼朝鮮人不可用呢?

“楊千戶,這昭明營,難道還要不同的劃分?”

楊殿弼笑了笑,這都是公開的事,畢竟得跟朝廷要個官身,雖然不知道以侯爺的實力,為什麼需要這個東西就是了,他需要的就是完成任務。

“昭明宣威營三千餘人,歸屬親衛營,昭明營兩萬三千多人,當前歸屬遼南鎮,歸宋將軍統率。”

朱慈烺點點頭,宋玉國和許良虎,這都是他們爺倆討論過後,一直認為可以接觸,嘗試拉攏的。

就算王鴻泰再怎麼忠心,也沒辦法,朱家皇室,薄情寡恩。又或者說,皇帝,本來就不可以去“信任”任何臣子。

“丹東伯、鎮江伯二位分別統領一鎮,麾下兵馬眾多,千戶作為親衛統帥,麾下兵馬應該也不少吧?”

楊殿弼笑了笑,這些東西都是侯爺公開的,這太子怎麼老問這些?

“若按兵馬來看,許總兵麾下兵馬最強,六千重甲兵,那八千精銳步卒,比太子眼前的昭明宣威營還要更加精銳。一營炮車兵,大小火炮三百餘門,使用掣電銃的火槍兵四千餘人,與我麾下類似的騎兵四千。

宋總兵除了一個炮車營,就剩下兩萬三昭明營,和兩萬三的輔兵營,這輔兵營,可不是民夫,那都是能上戰場的。”

難道王鴻泰跟許良虎更親近?看來自己要先接近宋玉國,正好自己要在朝鮮龍川登陸,第一面見的就是宋玉國。

“那楊千戶,麾下……”

楊殿弼算了算,回答道:“騎兵一千,精銳步卒三千,宣威營三千,共計戰兵七千餘人。”

七千多精兵,還是王鴻泰的親衛軍,肯定更加強大,看來王鴻泰的這個身邊,更要好好討好,拉攏。

“聽說許、宋兩位總兵以前也都是遼東侯的親衛,以千戶當前的情況來看,想來未來也會是一鎮總兵吧?”

嗯?什麼意思?擱這擱哪呢?楊殿弼撇撇嘴,侯爺手底下哪有二心的人啊?玩這些東西,浪費自己感情。

朱慈烺見楊殿弼沒有搭話,反倒是撇撇嘴,心中一喜,果然古人誠不欺我。自古以來,不患寡而患不均。

到底是少年心性,朱慈烺已經想到了自己獲得遼東侯的支援,以及整個遼東軍的擁護了。

這等自己登基,大明中興還不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