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此時此刻(第1/2頁)
章節報錯
經過十餘天的拉扯,三次面聖,天天宴會的情況下,楊殿弼疲憊不堪,痛並快樂著。
“綁”了十來個大家閨秀跟著回遼東,三十多個讀書人跟著回去當個小官小吏,倒是那些寒門子弟還在待價而沽,楊殿弼也不知道他們怎麼那麼普通,還那麼自信。
那些讀書人和大家閨秀和聖旨先行一步,前往天津衛,在返程之日,楊殿弼得到了一個要命的訊息。
“皇上……這,朝鮮苦寒,物資匱乏,建奴虎視眈眈,陳兵東溝,隨時就是一場大戰。臣雖是武夫,卻也知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太子乃大明國本,大明儲君,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太子朱慈烺跟著去,楊殿弼倒不是覺得不妥,實在是太子跟太監不一樣。太監說殺就殺了,太子可不行。侯爺也沒說現在就要造反,這不是給侯爺找了個爹過去伺候著嗎?
至於監視,楊殿弼系統出身,自然知道自家侯爺不怕,可他不是王鴻泰,沒資格給侯爺做決定。
朱由檢笑了笑,說道:“朕自然有朕的打算,日月所照,皆為大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太子,乃長君,自幼有大儒講侍,弓馬嫻熟,朕上朝批奏時,太子常伴左右,對於行軍兵事,政事民生,也有所見解。
遼東侯年紀小,太子在武學方面欠佳,正好到前線磨練一番,也算是皇室傳統,洪武、永樂遺風。”
為了讓朱慈烺去前線磨練,朱由檢在深夜獨自思考了一夜後,下定了決心,幹了一件“昏君”、“暴君”的事,摘了兩三個死活不同意再讓下一任皇帝的儲君大臣的腦袋。
這一任皇帝接觸軍務也無妨,等到大不了不養寇自重了唄,平定叛亂、鎮壓奴兒干都司,就算加上收復各處都司、布政司,崇禎也快熬過去了。
下一任皇上還不是得靠他們文人治國?
對於其他的言官,朱由檢更狠,幹了祖宗朱元璋都很少殺的一個集體,咱也不打梃杖,直接抄家、流放、夷三族。
你賺你的名聲,到下輩子用,朕扛朕的惡名,夠了。
同時又獲得了一百多萬兩銀子,其他各自寶貝不計其數,全都收入了內帑。
美滋滋!窮了半輩子的朱由檢,愣是在當了昏君、暴君之後,這小金庫越發的充實起來了。原來大明不窮啊,合著窮的就是自己啊!
“朕會派三萬御營軍精銳歸太子統屬,朕也會帶去三萬大軍半年的糧草。”
話都說這份兒上了,哪怕王鴻泰會不開心,楊殿弼也只能欣然接受,並且表示喜悅之情。
按照常理,這也算是半個太子講師了,到時候各種頂級的加封頭銜肯定是加滿的,也算是一種皇恩了,換了旁人,高興還來不及呢。
因為這麼多年以來,除了永樂年間,太孫朱瞻基有幼軍,除此之外,誰還有兵馬的待遇?這算是太子之位徹底穩固的象徵。
這送太子到前線,也是父子倆多次夜話後的決定。朱由檢覺得咱老朱家造反出身,要什麼聖人?馬上皇帝才是王道!
洪武三十一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出生的前一晚,還是燕王的永樂皇帝朱棣,夢見父親賜給自己一個象徵權力的大圭,並囑咐道:“傳之子孫,永世其昌。“
夢醒之後,朱棣聽說自己的孫子出生,頓感二者之間或有關聯。果然,見到剛剛出生的朱瞻後,朱棣大喜道:“兒英氣溢面,符吾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