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怎麼封賞?(第1/2頁)
章節報錯
範景文見朱由檢並未重視起來,連忙把請功表和書信呈上。
一邊闡述其中內容,一邊解釋這其中的政治意義。
“你是說,這一次出現了兩個有能力的武將是嗎?”
解釋了半天的範景文依舊很激動,聲音一直帶著一絲顫抖。
“沒錯!姓宋名玉國的將軍奇襲鎮江堡和丹東重鎮,收復失地,姓許名良虎的將軍在鴻棋山兩次會戰,先後大敗了漢軍旗的鑲紅、鑲白兩旗,滿軍旗的鑲藍、正藍兩旗,斬首萬人,俘虜數萬,以及附庸而來的還有蒙古部族的數千精兵,一併殲滅,實乃大捷啊!”
歷朝歷代以來,每一個繼承者,都會根據前朝的缺點,進行修正,大明自稱重開大宋天,主要修正點就是不投降。
至於重文抑武這一點,雖然沒提,但是大家都知道過分的抑制武將,武風不振,男兒羸弱,是一種什麼樣的場面。
但是大明朝自打朱高熾上位後,三楊、于謙、張居正等一系列人物,一點點的削弱了武將的權柄,劃到了文官手裡。
皇帝呢,也越來越不爭氣,黃鼠狼生孩子,一窩不如一窩,愣是讓文官集團一點點做大,皇權(宦官集團)加武將勳貴集團兩大利益團體,居然淪落到了給窮酸腐儒讓步的地步。
嘖嘖嘖,聽聽,聽聽,你一個手無縛雞之力,不知兵事的文人,當他孃的兵部尚書,統管全域性。
切,你當你是政委啊?你也配。
聽聽,聽聽,天子不統率兵馬,統率就不和朝廷法度,太子不能隨軍歷練……
媽的,朝廷法度?草,皇帝得聽大臣。天子不統兵,太子不可隨軍,否則動搖國本,可真有你!也好意思張嘴!
隨著朱由檢越發的“殘暴”,不少“助紂為虐”的實幹派也越發的大膽,公然背叛自己的集團利益,上表有實際意義的請奏。
範景文,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人物。他當兵部尚書,最起碼挑不出來裡,人家可是帶過兵,打過仗的。
就連勇三營掛靠御馬監,不歸兵部管,也是範景文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勸諫的。
馬上開國的皇室,不能讓皇帝喪失血性吧?前宋血淋淋的教訓,就在老歪脖子……
範景文帶著一眾文武官員殷切的看著朱由檢,朱由檢掃了一遍又一遍的請功表,面無表情,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至於這些事件的真實性,朱由檢也不怎麼質疑,畢竟覆上的書信裡表明了還有十餘天,船隊……啊,是王鴻泰的皮島水師就可以抵達天津衛。
到時候眼見為實,撒謊也是沒有必要的。
他越來越強了……
朱由檢盯著朝鮮王的王印蓋章,以及朝鮮北境二十七縣縣政令的聯名擔保和表功書,心中五味雜陳。
朝鮮現在的政體他還是稍稍懂一點點的,換算過來,縣政令就是土皇帝,真正意義上的土皇帝,偏偏這些北部的土皇帝紛紛為其擔保,很難想象王鴻泰的地盤現在有多大。
人沒到,名聲就已經徹底傳遍天下了嗎?還愣是傳出來了個遼地保皇黨,呵呵,保皇黨?
創立武將派系保皇黨,拉攏半殘的東林黨,現在又莫名其妙的搞出來了一個朝鮮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