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皇爺!喜報!喜報啊!”

“大伴就別騙朕了,哪有什麼喜報啊,沒有緊急軍情,我就謝天謝地了。”

一個穿著打著補丁的紅色龍袍的中年人高坐在龍椅上,正在嚴肅的看著眼前的奏摺,多為兵部、戶部的奏摺。

“皇爺,真的!是真的!”

崇禎看著激動的不會說話的通報太監,有些苦澀的笑了笑。

“大伴,那你就說說吧,什麼喜報啊?”

“淩河大捷!斬獲建奴萬餘首級!牛錄令旗十一杆!斬首的甲喇額真、牛錄額真共二十餘人!重建立奴!”

崇禎:???⚆⚆???

崇禎深吸一口氣,看著王承恩,一時間雙眼有些泛酸。都怪自己沒有能力、德行,去掌控天下,現在連大伴都瘋了。

朱由檢放下手裡李自成不斷推進的緊急軍情,透過大門,看向有些灰暗的天空。

那是崇禎十六年五月,大明王朝最後的生力軍、主力軍,在兵部尚書孫傳庭和兵部侍郎張鳳翔的聯合反對出兵下,然而,當時的朱由檢怕了,怕到心裡,一意孤行的強制下令,兵出潼關。

短短四個月,孫傳庭部在汝州慘敗,其殘部更是被不可一世的闖王李自成一日追擊四百餘里地。

同年十月初三,大明王朝最後的希望,正值五十一歲的孫傳庭以死殉國、馬革裹屍。

人們常說,國之興亡在於一人。

朱由檢已經不是那個什麼也不懂,被扶上皇位的天真理想主義者了,他知道,大明王朝將傾,苦苦支撐的是老師孫傳庭,而孫傳庭一死,大明王朝便再無生機可言。

當時他的錯誤決定,導致這張最後的底牌徹底破裂,大明王朝的滅亡只在旦夕!

但是,昔日南宋崖山一戰,還有十萬軍民共殉國,朱由檢覺得大明養士三百年,應該也不差……吧?

朱由檢回想在位的十六年,不由心頭一酸,面對一個大廈將傾的爛攤子,他全新盡力,夜以繼日拼了命的去力挽狂瀾,只可惜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傾覆的帝國,沒落的眾生,殘缺的土地,這滿目瘡痍的事實擺在面前,朱由檢不得不接受。

他朱由檢是一個非嫡非長的皇帝,沒有接受過良好的帝王教育,更沒有人教過他什麼叫制衡朝堂,什麼叫儒家帝王術!

原本可以當一名閒散王爺度過餘生的他,卻因為哥哥的早死,不得不被推到歷史的舞臺,成為了明朝的一位九五至尊!

僅僅十七歲就要挑起國之重擔,面前的是父親和哥哥留個他的一個千瘡百孔的王朝。

他的木匠哥哥朱由校在位七年就英年早逝,造化弄人,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