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泰之所以將五個長槍百戶所兌換在正前方五公里的位置,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對於王鴻泰來說,目前行軍速度是第一要素,行動路線也是至關重要,歸根結底還是他居無定所,沒有具體的行動方針可言,只有一個大方向,那就是殺韃子!

所以他必須要把步兵往前放,這樣在明日一早,步兵還可休息片刻,保持體力,以免長時間行軍,腳力不敵,落了下風。

這是明代的步兵,不是後世的步兵,行動全靠腳,而且他們僅僅只是訓練有素,注意,僅僅只是訓練有素而已。

再加上他們是系統兌換出來的軍隊,雖然能夠融入到這個時空中,但是他們的印象裡是以王鴻泰為主,對於邊關以內的大明王朝來說並沒有特殊的情感,無法與這些被俘將士有共鳴,也沒辦法生出“民族大義”、“國仇家恨”、“天下興亡”、“食君祿,忠君事”的這種情緒,去透支他們的力量。

為什麼紅軍強?最重要的是“支部建在連上”!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對官兵進行組織管理和思想教育,逐步建立主動革命的思想基礎。

或許,就是從三灣改編開始,一個課題就在偉人的腦海裡醞釀了,培養信仰,首先就要解決為誰打仗,為誰扛槍的問題。

三灣改編的另一個原則就是官兵一致,建立士兵委員會,內部實行民主。

官兵很快就有了感情認同,這支部隊是自己的,為自己扛槍,為老百姓打仗,為子孫萬代打天下。這個認識啟用了強大的戰鬥力。

但是現在,一切初創,別說手裡的系統軍隊那是恨不得自己獨裁的,就單單說自己救出來的這些,還一個個的想著大明呢!

更何況,食哪個君了?都不是王鴻泰埋汰崇禎,自己就算回去給他擦屁股,那肯定是手裡有個萬把人了,有底氣,有資本了。

話又說回來,這樣的軍隊回去,崇禎敢要他嗎?崇禎敢養他嗎?!崇禎都養不起自己!皇帝窮成這熊樣,也是沒誰了!

怕不又是一個百萬遼餉的吳三桂?

本來王鴻泰就在史書等資料上都能看到,欠餉欠餉的,現在在一聽劉清君等人閒聊中透露,他們的部隊戰敗的時候,已經五六年沒發軍餉了,這能不輸?!

好傢伙,老子趕玩命的買賣,把爛命買給你皇家了,結果買命錢不給?道理?大義?好好好,那你多派點老夫子去家裡講講,家人能不餓,咱也認了!

“嗯……許良虎……許良虎!你特孃的睡著了?!”

“將軍!將軍!卑職在!”

“正前方五公里有五個百戶所的兄弟,去告訴他們主事的,原地駐紮,給他們送點柴火,別凍死了,讓他們早點休息,明天他們是關鍵,如果出了問題,你們都得掉腦袋。”

許良虎連忙拱手:“卑職明白,我這就去辦。”

王鴻泰勾勾手,攔下了許良虎,說道:“等等,告訴他們我們目標的方向、距離,明天咱們兩邊都寅時同時出發,讓他們往死裡跑,等有韃子蹤跡的時候歇著,吃肉喝湯,然後就殺敵!”

“喏!”

做完這一切,王鴻泰突然心有所感,望向東面,感覺那裡有什麼人。

王鴻泰讓人取來火把,帶著五十餘騎將士跑出了得有二里地,一片漆黑,在月光的照耀下,什麼都沒有看見,連只狼都沒有。

“希望是我的錯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