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應天皇后,耶律覿烈、耶律蘇、耶律頗德、耶律敵刺、耶律海里五位將軍的使者已趕到應州,聲稱要面見大汗!」

應州與雲州邊界,白馬衛走進營帳,向述裡朵稟報。

「拿下他們,暫且關押起來!」

述裡朵背對著那名白馬衛,單手負於身後,目光自始至終都聚焦在那副懸掛的燕雲十六州地圖上,並沒有將這些所謂的使者求見大汗的事情放在心上。

這種事情,早在她意料之中。

「是!」

白馬衛應聲退下。

述裡朵停駐在地圖前,仍舊在思考。

既然這些人還要大費周章的派人來確認,就說明耶律倍還是慫了,終究還是不敢直接在上京繼任汗位。

「真是爛泥扶不上牆,人家都把訊息送到你耳邊了,還這麼畏首畏尾!」

述裡朵的目光落在地圖上燕雲十六州更北方的上京,冰冷的聲音當中,滿是恨鐵不成鋼。

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是親生兒子,述裡朵更看重耶律堯光,支援耶律堯光的原因了。

耶律倍能力是有的,領兵作戰的能力或許不如耶律堯光,不過治理國家的能力其實是要強於耶律堯光的。

但述裡朵真正看輕耶律倍的地方,是他的性格與觀念。

即便拿下燕雲十六州,契丹也仍舊是在草原上飄蕩,並未入主中原取代昔日輝煌無比大唐帝國。

所需要的,不是文明的治理。

要的,只是野蠻的擴張!

耶律倍的性格倒也不是說優柔寡斷,只是也算不上果決,他所奉行的是萬事求穩。

只是,這世上哪有能事事求穩的?

草原上的部族,縱使再強大,也終究是無根浮萍,可能會因為某位曇花一現的雄主而崛起,也會隨著雄主的消亡而沒落,這是古往今來的歷史寫就的答案。

契丹若是不能抓住這個機會,一舉入主中原,待中原重新一統,他們便是手握燕雲十六州又能如何?

便是中原王朝建立之後,數代以內都必然經歷衰落,若無底蘊便是亡國,若有底蘊便會中興。

契丹馳騁在草原上,說好聽點是草原上的帝國,說難聽點終究只是一個大一點的草原部族罷了。

底蘊?

哪裡有底蘊可言?

耶律阿保機一死,耶律堯光與耶律倍能夠頂上來,耶律堯光與耶律倍之後或許也能有人頂上來,可再之後呢?

須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微微出神的述裡朵眼中神采再次變得堅定,目光從地圖上的上京挪開,再一次落在了雲州上。

必須趕在耶律倍下定決心繼任汗位之前,拿下雲州!

只要耶律倍還沒有成為大汗,耶律覿烈、耶律蘇、耶律頗德、耶律敵刺、耶律海里這些耶律倍的支持者可能會給她使絆子,卻絕不敢對她這個應天皇后用兵。

可一旦耶律倍繼任汗位,成為大汗,那麼這些跟隨著耶律阿保機南征北戰的大將,下起手來也絕不會手軟!

真要對上這些人,述裡朵也是感到十分的棘手。

她雖有手段,但在領兵作戰上,比起這些沙場宿將來說,那肯定是不如的。

必須先拿下雲州,以坐鎮雲州那人向李星雲換回堯光與奧姑!

「世裡翎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