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十分的聰慧,姜雲卿只是稍微的解釋了一番,翻看到後面數千字每個字都有相對應的字元標註的時候,便意識到姜雲卿所拿出來的這套陰符,恐怕不僅僅只是陰符這麼簡單。

面對女帝的疑問,姜雲卿也是坦然直言,這不僅可以當作陰符使用,還是一種可以教人快速識字的捷徑。

同時,姜雲卿也恬不知恥的將拼音的創造歸功於自己,言是自己教導徒弟識字時所創。

那一刻,姜雲卿明顯的可以感覺到,女帝看自己的眼神不一樣了。

不再是之前的那種,這個人可有可無,偌大個岐國,多這麼個人不多,少這麼個人不少的態度。

而是那種,這傢伙有經天緯地之才,必須將他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裡才行的態度。

如果不是在幻音坊,在女帝的寢宮懸空閣中,而是在岐王府,女帝或許還會來一出扶著姜雲卿的手,請先生上座的戲碼來。

畢竟那樣的禮賢下士的行為,比較符合岐王的身份。

在女帝的要求下,姜雲卿將每一個拼音的發音、發聲仔仔細細的講解給女帝聽。

也得虧前世的時候,輔導過自己那小學的侄子一段時間的功課,不然還真不會知道的這麼詳細。

只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現在這個時代的雅言是關中腔,與普通話的差距有點大。

所幸這個時代的資訊交流並不發達,女帝只當這是姜雲卿家鄉的方言,並沒有過多的懷疑,也許是對於姜雲卿已經過了懷疑期吧!

女帝學普通話學的有些不亦樂乎,讓姜雲卿一度以為女帝在岐王府的疲憊是偽裝出來的,只是做做樣子給他看。

不然,一個大忙人,哪有這閒情來跟他學什麼普通話?

直到月上枝頭,在女帝的寢宮享用了晚膳,女帝才放姜雲卿回去。

臨走時,還殷切的希望姜雲卿能將這套陰符的發音改出一套關中腔的發音來,畢竟關中腔才是北方大眾認可的雅言。

當然,這所謂的大眾指的是士族,和平民百姓沒什麼關係,但如果將來想要推廣開來的話,可定是需要士族的幫助的,所以對於士族的認可很重要。

這差不多就是女帝原話的意思,儘管姜雲卿有些不同的見解,但站在這個時代的眼光上,女帝的話其實並沒有錯。

這個時代一個王朝的運營模式大概就是這樣,一群大大小小的,新的或是舊計程車族,拱衛著一個最大計程車族,一起趴在最底層的百姓身上吸血榨髓。

所謂的王朝更替,無非就是士族最大的那個頭頭的更換。

後世盛行的一句話,“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估計就是這麼由來的。

一路上想著女帝交給他的難題該如何解決,不知不覺間就回到了劍廬別院。

院門口的燈籠已經熄了火,這代表這戶人家已經歇息。

姜雲卿躡手躡腳的輕輕開啟院門,悄悄地溜了進去,又悄然關上院門,這個過程的動作都在悄無聲息間完成。

轉身進入院中,烏雲朧月,沒有燭火的小院裡黑漆漆的一片,伸手難見五指。

“師父,您老還沒睡啊!”

姜雲卿看著漆黑的院落中央的朦朧人影說道,以他的感知早在進門之前,就發覺了院中有著一個平穩的呼吸存在。

呼吸的頻率與太玄經的吐納法的頻率幾乎是完全契合的,除了陽叔子,姜雲卿實在想不到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