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陳青山在聽聞那句,孫弘毅勸導自己不要抱著對這個世界一定是完美的,且更不要有對自己有過於苛刻要求的心態之後,心中好像開啟了一道枷鎖,整個人輕鬆了許多。

之後他就發覺到不是好像是真的開啟了一道枷鎖,而是真的開啟了一道體內的枷鎖。

以老人的修為和眼界,怎麼會算不到他走以後,陳青山會經歷那些事情。

親人離去的悲傷,尊嚴的受損,被無視的憤怒,連累別人身死後的內疚,接連而來。

這對還未經歷過風雨的陳青山來說,哪一件事都是沉重一擊。

但老人知道以陳青山的心性天資,在被人救出之後,早晚都會走出這些心靈困境。

所以他除了給孫子留下一道大儒神通之外,還留下了足夠他受用一生,且可以大大減少修行道路上阻礙的的遺澤。

而老人為孫子留下的寶箱,其鑰匙便是孫子心性的健康通透。

如果陳青山的心靈真的就此就此沉淪,那麼他一輩子都不會擁有接收寶藏的機會。

這一點,老人的學生和他如出一轍,如果我所做的,不能真正的對你好,反而可能會害了你,那我寧肯什麼都不做。

青衣還在向上極速飛馳,在深闊的天空之中快的看不清人影。

他能看到身下的山嶽,城池變得越來越小,最後變成一個小黑點,但他又能清楚看到黑點之中來來往往的人們,捕捉獵物的猛獸,瘋狂逃竄的小動物,甚至是葉片上的紋理。

起初陳青山飛天之時,能感受到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有用不完的力量,只是還不能自由控制,反而被力量挾持著向一處不可知的地方飛去。

不過他沒有絲毫驚慌,他能感覺的到這是爺爺在呼喚著他前去。

還沒待他細細的感覺這股力量,眼前便突然一黑,隨後出現了一本三丈高,四尺厚,金雲流散的巨書。

他開口問道。

“爺爺,你在哪?,這是什麼地方?”

見等了許久都無人回應,陳青山只好上前,準備翻閱一下這本書。

可等他這一動,巨書竟化作了一片金雲,根本不待他反應,便流散進入了他的身體。

外界。

陳青山的身體飛入天空之中的一道白線裡,隨即身形又出現在了地面。

等他再次睜開眼,發現自己已經身處在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山林之中。

為什麼說是陌生,因為他從未在家鄉山上見過這些植物。

他蹲在一棵大型,倒披針狀的植物面前。

“這是龍舌蘭,多長於南方,或者氣候溫熱的地帶。”

“這麼說,我是來到國朝南方了?”

“奇怪,我這麼會知道這些知識的,難道是那本書。”

“爺爺要給我的就是這些東西嗎?他平生所有的認知和知識。”

“且為了不讓我的精神受到這大量見聞的衝擊,只會在我真正見到某種事物之後,才會在腦海之後想起關於其的資訊。 ”

此時陳青山才明白老人真的是用心良苦,並且為自己鋪好了之後的道路。

他對著京城方向彎腰三拜,“謝謝您,爺爺。青山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他沒有被扔在陌生之地的彷徨和無助,雖然體內的偉力已經消散不見,但山裡長大的孩子,雖然敬畏山林,卻都有跨越大山的勇氣,更何況天生親近自然的他。

這不是因為無知,而是此處山林,上一秒對陳青山來說還是陌生的,但下一秒腦海中便會它們的資訊,這來源與陳明之對這些事物的認知,也許不夠全面,或者有錯誤的地方,但也足夠陳青山使用了。

陳青山在山林之中閒庭信步,絲毫沒有被困的覺悟,反而像是在遊玩一般。

不是他散漫,而是他在藉著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好獨自思考對自己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