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人世間 第八章 求救(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青山看著狂笑的爺爺不明所以,他從沒見爺爺這麼失態過。
他想上前去勸慰,老人又立馬揮揮手示意自己沒事。
“青山啊,你走吧,咱們儒生的第一關修身養性你算是過了,過幾天你自然會發現自己的神異之處。”
“讓老夫自己一個人待一會兒吧。”
陳青山猜測不出爺爺為何會這樣,但也知道這時他需要獨處發洩一些情緒。
於是他將書桌下的太師椅抽出,扶著老人坐了上去。
對著老人跪下,三拜九叩。
陳明之看著給自己跪拜的孫兒抿嘴不語,等他行完禮,用手摸了摸他的頭,又看著他轉身出門,卻一句話也沒有再說。
等陳青山走遠後,他才開口感嘆道:“聰明,聰明。真是聰明!明明我從沒對他說過修行界對師承一事的重視,可他還是猜到了。”
“能入道者便有了超脫之機,不再歸為凡俗,哪怕仙佛得見也得承認這是同道之人,而渡人者又怎會不擔這份因果呢。”
“若行善事累功德,渡人者自有好處,如同鍾離祖師渡純陽真人,後來兩人亦師亦友,一同超脫得證仙果,又或者弟子不行善事,更會天地降劫,禍及師門。”
不過老人根本不在意這些,他只是想留給孫子一些東西。
以待他後來能慢慢發現,最後化為己用。
其實老人有些話根本就沒和陳青山說,比如他根本就沒有收陳青山做弟子的意思,又比如說他雖然痛恨人劫牽連害死了他的父親和堂兄,可他並不後悔踏上修行的道路,他只悔恨當時沒能盡力去化解這一場人劫。
而且就算沒有人劫,堂兄該病還是會病,只是自己的人劫加重了這些事,可笑的是人道雖然會降劫,可又會保護儒家門人,把劫數轉移到他們親近人的身上。所以他自己當初才沒出什麼事。
“如果當時我能多求求人,或是當時就做主把房子賣了換錢,也許就能化解那場劫難,堂兄和爹孃就不會這麼早走了。”
“終究還是當時沒開啟眼界和膽量啊。”
“不過從今往後不會了,儒家門人再也沒有被人道保護,使人劫不落於身的事了。”
“往後,縱使是儒家門生,也得給我抗自己的劫難!”
老人身形猛地升起,毫無阻礙的穿過屋頂,向著不可知的地方飛去。
原地卻還留有一道身形在原來的太師椅上。
陳青山回到屋裡,躺在床上,途中他去看了看草棚下的黑牛,每當他情緒不好時,或是心情沉重的話就會去看一眼乖巧的牛兒。
通人性的牛兒也會感知到他的情緒然後用一些動作安慰他,他的心情也會好受些。
他褪去衣裳,躺在被子下喃喃自語。
“爺爺,您是打算離開我了嗎?不然你不會一下子和我說這麼多。”
“而且你一點都不掩飾,明明說著儒家第一階段並無神通特異,可轉口就說讓我過幾天可以體會到神異。”
“說是耳受天機,可我更覺得您在交代後事。”
陳青山淚眼婆娑,將頭狠狠的埋進被子。
“還說人劫不會牽連到你,可孫兒不是傻瓜,如你所說,人道降下的人劫,又哪是人力可改,如果要改豈不是要面對所有人道氣運,豈不是要站在萬萬數人靈之前。”
“又或者是爺爺您要走了,您走了自然沒有人劫之說了。”
“這兩者,不論是哪一種都不是我願意接受的命運,您不是說修行要有一顆真心嗎?可我真心不願您離去,怎麼您剛剛將我領進這條道路之上,轉眼之間又給我出了個這麼大的難題。”
“孫兒不怕困難,可這代價孫兒實在是不能接受。”
陳青山躺在床上,心中一陣陣的無比難受的感覺湧來,他不喜歡這種心痛的感覺,但他尊重爺爺的決定,不會去做些多餘的事,而是默默接受這份難言的安排。
清晨,張寶郎醒來,他一夜未睡,當然,沒睡的不只他一個。
他細想了一夜,心中十分忐忑。
他知道面對一位境界如此高深的高人,自己所有的秘密在那老人面前都毫無躲藏之處。
這和修行正道對心性和道德的要求無關,那老人根本不用窺探自己的隱私,站在他的高處恐怕看自己一眼,自己渾身上下恐怕便一覽無餘了。
就像攀登懸崖孤道的先行者,去注視後來者一樣,他們清楚後來者會用什麼方式攀登,會在哪一處遇到什麼磨難,因為這些他們都經歷過,都看見過。
張寶郎走的雖然不是正道,但是他要攀登的道路本質上還是那一條,並未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