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蛇山(第2/2頁)
章節報錯
到了小學校,溫教授的門是開著的。王珂走到門前高聲喊道:“報告!”
裡面出來一個女生,是溫教授的學生。
“溫老師不在,他在後面山坡上。”那女生笑笑,對王珂說,她正在幫助溫教授整理房間衛生。
溫教授這次來了五名研究生,二男三女,如果不是史無前例的運動,可能早就畢業了,如今個個都已年過三十,說是學生,更莫如說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了。加上前面的博士生和一名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在小學校這邊住的一共八個人。溫教授單獨住一間,有了學生,他的生活也有了人照料。
“溫老師!”王珂穿過小學校的後門,就看到溫教授叉著腰站在山坡上,看著遠方冉冉升起的紅日。
聽到喊聲,溫教授回過頭來,一看是王珂,立刻笑道:“昨天夜裡,你們把水房也蓋好啦,看來這人言也可畏啊!”
“嗯,溫老師,一會兒行署的常科長和我們偵察班都來,老村長讓你今天中午帶著所有學生去他家吃飯。”
“這個我知道了,王班長,你說這小學校的山坡下面到底是啥?”
“溫老師,我剛剛從老村長家裡來,他有一個傳說也許會對你有用。”
“噢,什麼傳說?”
於是王珂把老村長的三個傳說都說了一遍,其中重點是小學校山坡形成的傳說。
“這幾個傳說有點意思,你說的棗樹刺我沒注意,但我們小學校這裡蚊蠅確實沒有,我還在納悶呢,是不是這裡的地形有關聯,或是地下有什麼礦藏?”溫教授說完,向四周打量了一下,又問:“他們全村都這樣嗎?”
“是,一樣的,整個南邵村都很少發現蚊蠅。那棗樹我現在陪你去後山上看,很讓人不解。”
“王班長,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走,我們去看看棗樹,如果真有這種刺,那倒是一個新品種。”
“好,那這個小學校山坡的傳說,溫老師你沒有什麼想法嗎?”
“這個傳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溫教授揹著手,順著山坡向西走,那裡是村莊的背面,馬鞍形的山脊樑上面有許多棗樹。
實際上溫教授不是對這個傳說畏懼,而是對山坡下的探測心有疑慮。
什麼好東西能裝在鐵櫃裡,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燕國,早就有鐵刃銅鉞之說,古老的冶鐵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三百多年前,南邵村作為燕趙古都之鄉,有史可查的冶鐵技術,就是從這裡傳入兩河流域和古埃及。
但是如果做一口鐵棺,可信度不大。而裝盛其他物件深埋地下,似乎也不太可能。挖掘一個古蹟,首先要看它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如果什麼都不知道,不可能輕易去立項下手。
“溫老師,你的意思是相信這些傳說,不需要再用科學的手段進一步驗證?”
“不是那個意思,大自然的很多巧合,為我們的傳說新增了神秘的佐證,但並不能說明所有的傳說就是真的。”溫教授停了下來,他回過頭看著王珂,繼續說道:“但是如果能作為傳說流傳下來,經歷代而不衰,一定有其影子。至於這個山坡下是不是空的,這個不難,一測便知,但我想它也許就是空的。”
“溫老師,你是說,你早就發現它是空的啦。”
“嗯!”這是溫教授第一次表態,懷疑這山坡之下是空的。他回過頭來,看到王珂很吃驚,又補充說:“但這不是我關心的。我們還是應該把精力放到古河道的探索上。”
“好。溫老師我發現你真的很厲害。”王珂說這話,沒有一絲一毫的恭維,溫教授不僅知識淵博,而且思維敏捷,什麼樣的傳說也逃不過他的分析。
“溫老師,你的儀器那麼厲害,可不可以走個後門,把我乾爹的小院探一下?”
“噢,這是為什麼?”溫教授再次立住,扭頭看著王珂。
“我是這樣想的啊,單從我乾爹家的那口古井,可以看出當時老董家的富庶。誰家有錢能開一口深井呢?而從我們推斷,這口古井離老宅院肯定不會太遠,我想一定可以找到許多祖產。”
“王班長,你憑什麼判斷老董家有祖產,僅僅憑一口古井嗎?”
“說對了,溫老師,這口井之所以被巨石板封上,是因為有了一場史上的特大洪水。而洪水過後,古井都被深埋地下六七米,整個村莊都夷為平地,想必是房屋同樣被埋入地下。當時的走的慌張,不可能在洪水來之前,把家裡的東西搬空啊。”
“嗯,你說得有道理。”
王珂之所以想這樣做,更多的也想分散溫教授的精力。此外,他不敢把谷茂林測的地下室一事和溫教授說,現在兩個人都已經很被動了。
“那這樣好了,我們明天先把古河道的全面探測搞一下。王班長,你不是給我一個大致的手繪圖了嗎?我們先從這裡下手,看看這一段幾公里範圍內的地下情況。等有時間,再來把老董家的這個小院子,裡裡外外看一下。”溫教授想了一下,還是決定幫個忙。
“哎呀,太好了,乾爹要是知道了,不知會高興成什麼樣。”
溫教授忽然停下來,看著面前的一叢低矮的酸棗樹,他彎下腰,上面的野棗只有指甲蓋大小。“怪了,這野生的酸棗刺也是朝下朝裡彎著長的!”
接著,溫教授又向前走了幾步,看到一棵比較大的棗樹,上面的棗已經雞蛋大小。棗刺同樣向下向裡蜷曲著。
“這是啥情況?!”溫教授側著頭問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