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大門垛上挑著兩個燈籠,兩扇大門上貼著一副大紅的春聯:左聯是“一點靈心通素問”,右聯是“滿腔醫術為人民”。橫批是“掘濟世良方”。

不愧是董偏方,連春聯都與眾不同。

王珂走上前去,拍了拍門環,“董叔在家嗎?”

“來了!”大門裡面傳來一聲略帶沙啞的聲音,正是董偏方大叔。

門“吱”一聲開啟了,裡面走出來穿著一身新衣的董偏方,一看門口站著兩當兵的,還有一個戴著軍帽的小姑娘。

“董叔,我是王珂,給您拜年來了!”說著,王珂給董偏方敬了一個軍禮。

“哎呀呀,貴客到了!小子,沒想到你驅車40公里,就是專程來給我拜年的?”董偏方一把摟住王珂,這時候他才發現,另一個當兵的竟然是個女孩。

“是的,董叔。我這次專程來給你拜年,並且要感謝你!”

“咦!要說感謝,我們全家,都應該感謝你!這兩位閨女是……”

“董叔,這兩位都是我的朋友。”

話剛說完,吳湘豫站出來也給董偏方敬了一個禮。“董叔叔好!”

“走走走,快進屋!孩子他娘,還有翠蘭,你們看看誰來了?”

董偏方把三個人引進了堂屋,這邊還沒坐下,那邊董大叔一家全部都出來了。大家圍著王珂,像很久沒有見到的親人那樣,噓寒問暖。而翠蘭忙的就去給三人泡茶,董偏方的老伴進屋去給三個人煮糖水雞蛋。

看著吳湘豫和葉偏偏有些驚詫。

董偏方說:“兩個閨女一定會很奇怪,王珂這小子怎麼會和我們家這麼親?他可是我們家的大恩人!”說著,他就把當初王珂怎樣在雪窟窿裡救翠蘭的事又說了一遍。完了,董偏方問王珂:“小子,部隊給我來信,說給你記了一次三等功,是不是啊?”

王珂笑道:“是的,董叔!謝謝董叔。”

兩個女孩子一聽,驚訝地立刻睜大雙眼,王珂啊王珂,你好厲害!

說著話,董偏方大叔帶著王珂,兩人來到院子裡。

此時,吳湘豫和葉偏偏都摘下了自己的帽子。“哎呀,這兩個閨女真俊!”董偏方的老伴走出來,手裡端著一個托盤,托盤上裝著三碗煮好的溏心雞蛋。放下碗,就走到兩個女孩面前,拉起二人的手端詳起來。

一時間搞得兩個女孩不好意思。

“好好,可惜,可惜,可惜小王珂不能一起娶回家去!”此言一出,兩個女孩大窘。

“阿姨,不帶這樣說人家的!”葉偏偏臉紅的頭也抬不起來。

而吳湘豫則是立刻跑到院外,一把薅住王珂,拽到一邊:“說,你怎麼和董叔家說的?”

王珂一頭霧水,“什麼怎麼說?”

吳湘豫臉通紅,“真沒說?”

王珂反應過來了,臉也是一紅。“此事不能亂說,除非你們自己亂說!”

“死王珂!”說著她就要擰王珂的耳朵。

董偏方大叔一看就笑了,這兩個女孩一進門,董叔就看出來了,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這小子恐怕安穩不了啦。

一看董偏方在笑,王珂忽然指著屋裡的葉偏偏說:“董叔,我幫你找了一個本家,她母親也姓偏。”

“哦,她母親是鮮卑族還是蒙古族?”董偏方大叔問。

葉偏偏趕緊跑出來,聽董大叔說姓偏的來歷。

“姓偏的起源有的說是來自偏將的官姓,但我認為以下兩個說法比較靠譜。一個是五胡十六國有個北燕國,老百姓多為鮮卑族人,而國君卻是漢族人,叫馮跋。此人曾任鮮卑後燕國禁衛軍偏將,屢建戰功,後建都於朝陽。遂賜封軍中有功者都偏姓,意為鮮卑族中偏氏。還有一個說法源於蒙古族,是出自元朝的蒙古族海鳩特部落,海鳩特氏在漢義中,為偏坡、旁側,到了明朝時期,乾脆冠漢姓為偏氏或柴氏。”

“董叔,那我們家可能是鮮卑族,現在有很多親戚還在朝陽一帶呢。”

聽到葉偏偏這樣說,董偏方更是高興,“沒準我們還真的是一脈,我們祖上,也是從那邊遷過來的,是隨滿族人過來的。”

“滿族人?”王珂不解。

“去過西陵沒有,那裡的守陵人全是滿族啊!”董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