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寶貝(第1/2頁)
章節報錯
火車到京都需要坐兩個小時的火車。
上了車,王珂找到一個位置,坐下來就從包裡掏出這個銅製的盂缽,掂在手裡還是很沉,細細地觀看起來,上面有一行字“一缽千家飯”。
僅從銅的顏色,依稀可以看到這個銅盂缽應該是有些年代,王珂也看不懂這盂缽的玄妙,既然老乞丐連行李都丟了,而這件東西卻隨身而帶,一定是個寶貝。將來請溫教授看看,如果真是個古董,送給溫教授當個擺件也沒錯。
可轉念一想,如果真是個寶貝,老乞丐也不會輕易送人。
坐在車上,王珂想來想去,總是覺得這個老乞丐就在哪裡見過。尤其那幾個缺牙的嘴巴和他說話時的結巴,好熟悉。
而且這個老乞丐特別的搞笑,竟然還說自己有桃花運,命中與六個女人有緣。
從當兵開始算起,至今他一共才遇過七個說過話的女人,師部農場衛生所的三個女兵、福嫂娘倆、還有重卡司機葉偏偏、一排長左衛兵的媳婦。難道說……
這些都是迷信,江湖上騙錢的把戲。
車是中午快一點才到的京都,出了站,找到公交車站,看看了站牌,眼花繚亂。直接問吧。果然公交車站一位戴紅袖標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張口就告訴了他上哪一路公交。
說著車就來了,趕緊上了公交。軍人坐車也不要錢,他站到車廂中部,直接按照地址找到排長燕焦的家。
到了排長燕焦的家,家中果然無人,向鄰居一打聽,說家中有個小孩在附近的醫院開刀住院。那就是真的羅。
王珂趕緊去買了點水果,拎著去了醫院。到了醫院直接去了外科,終於看到燕焦排長正躺在床上吊水呢。
旁邊坐著一個清瘦的老人,顴骨很高,兩鬢斑白,頭髮梳得十分認真,沒有一絲凌亂。穿著一身整潔的中山裝,靜靜地坐在椅子上。
一見王珂,排長燕焦就用那隻沒有吊水的手撐著,想坐起來。“來來來,偵察班長,你怎麼來了?”
“排長好!聽說你動手術了,我來看你。”
王珂放下水果,燕焦指指老人說:“我爺爺。”
“爺爺好!”王珂雙腳一併,向燕焦的爺爺敬了一個禮。
燕焦的爺爺立刻笑了:“好,你好,偵察班長!是叫王珂對吧?”燕焦的爺爺一口津腔。
“爺爺,你認識我?”
“我當然認識你。”他一指燕焦,“你們排的兵叫嘛名字,我都知道。快坐下,把身上的挎包解下來,裝的嘛東西呀?”
王珂有些不好意思,立刻解下挎包,放到床頭櫃上。結果“咚”一聲。
“是什麼?”燕焦問。
“沒有啥,是個銅碗。剛剛路上有個老乞丐送給我的。”王珂便把剛剛在火車站遇上一個老乞丐,自己把三個半饅頭送給他的事,說了一下。而贈送六十元錢,話到嘴邊王珂又咽了回去。
“三個饅頭就能換一個銅碗,拿出來給我們看看。”燕焦在床上說。
王珂一聽,有一點不好意思。
“排長,這其實就是一個要飯碗,有啥好看的。”說著他從挎包裡把老乞丐贈送給他的銅碗掏了出來。
只見此碗為紅銅所鑄,豐肩斂足,皮色沉穆潤澤,器壁厚薄適中,線條圓弧流暢,形制樸素規正。沒有底款,那行“一缽千家飯”,字口刀鋒勁挺,金石味甚濃。
燕焦的爺爺一見,立刻接了過去。
“爺爺,這到底是什麼?”
燕焦的爺爺沒有搭話,戴上老花鏡細細地端詳起來,看了半天,他輕輕放下,臉上浮起一陣笑意。
“偵察班長,好心好報,你算是撿著寶了。”
“啊,爺爺,這叫什麼?它值錢嗎?”燕焦在床上著急,立刻想去取那個銅製的盂缽。
“此物叫缽、也叫盂,但是也可以叫它缽爐,缽式爐。因為它比一般的缽盂都大一點,是定製的。”燕焦爺爺接著說起來,“你們看過西遊記吧,裡面唐僧就手託了這樣一件用來化緣的缽。”
“銅缽這玩意,最早是從印度傳過來的,始於唐代,僧人和道士均用它來吃飯,僧人叫缽,道家叫盂,盂要比缽小一點,一共倆,一個在左裝飯,一個在右裝菜,吃飯的時候拿根筷子在裡面劃圈,劃的位置就是菜飯裝的位置,不能浪費。這應該是個盂,字是後刻上去的。而且我的判斷,應該不晚於北宋。”
歷史上,北宋分宗分派,幾任皇帝都尊道棄佛。大力扶持本土教義。這個王珂在上中學時學過歷史,多少略知一二。聽說這銅碗還有點價值,一心就想著要給溫教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