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省貪汙一案在民間迅速擴散開來,不僅引起了百姓們強烈的不滿和憤怒,更是在廣大學子中流傳開來。

尚未被官場的黑暗沾染的學子向來是單純又剛烈,正直又熱忱的。

更何況穆修竹的父親穆昌雲素有賢名,在文人中聲望極高,很得學子們的推崇。

而且此次穆修竹又是為了泰和一道的百姓辦實事,懲治貪官,學子們自然很是支援。

所以,聽聞朝廷想要召回穆修竹並治罪時,滿城的學子和百姓都炸了鍋,紛紛表示抗議,要為穆修竹討個公道,一時間整個京都鬧哄哄的亂成一團。

風向也逐漸開始轉變,漸漸地,開始有官員明著上折支援穆修竹,請天子下令徹查泰和一道貪汙腐敗案。

乾清宮內。

“好一個穆青天!”

摺子狠狠地摔在寬大的書案上。

“他是青天,難道朕就是昏君不成?”文思帝額頭青筋暴起,顯見是氣的不清。

睿王垂頭站在下首,面上神情淡淡地,彷彿對於帝王的暴怒無動於衷。

文思帝卻並不在意,兀自氣了一會兒才嘆道:“果然是和他那個爹一樣,激進又固執,朕就不該一時念舊情又用了他。你看看,這才多久的功夫,他就鬧出多大的事來?”

睿王聞言眼波微動,說出的話有些不留情面,“正因為穆大人剛正不阿,所以此事才會鬧大。聖上若不想看到這種局面,當初便不該任命穆大人御史之職,更不該把此事交給他來查辦。”

文思帝被狠狠噎了一下,一時有些說不出話。

他倒忘了,自己這侄子也是個直脾氣,向來看不慣那些貪汙腐敗鑽營奉承的風氣,估計早就對這次的事情不滿了。

不過,他喜歡睿王的一點就是這,與穆修竹不同,睿王心中再怎麼有意見,卻都是始終忠於他,照著他的意思行事,從不會妄做主張。

就是此刻心中不滿也頂多是懟了他一句而已。

想到這文思帝有些不自在,輕咳一聲為自己辯解道:“朕當然也不想放過那些蛀蟲,只是覺得穆修竹的做法也太激進了些,竟然這麼大的膽子直接先斬後奏把人全給抓了。

明明可以密奏於朕,朕自會用其它法子慢慢收拾他們,何必非要鬧這麼大,弄得事情如此棘手呢?”

睿王心中清楚,文思帝是不願意打破太子與七皇子之間的平衡,所以心裡怨怪穆修竹捅出這個大簍子讓他為難了。

但他並不打算點出來這一點,雖然有時需要適當的表明自己的態度,但不代表就可以戳穿帝王那些隱蔽的心思,說出來只會惹得對方惱羞成怒。

他向來是很能把握好這個分寸的。

“此事已經發生,外邊不僅是朝臣,連著百姓和學子們都鬧得厲害,聖上還是想想到底要如何處理吧!”

此話一出,文思帝更是憋悶。

若順著穆修竹的意思,自然是要嚴懲泰和一道官員,把泰和布政使王淳給辦了。

但這無疑不符合他的初衷,不僅打破了皇子間的平衡,而且也有些屈服於百姓學子脅迫之嫌,到底於他天子的顏面有損。

可若真的放過此事,任由王淳等人逍遙法外,又難免要落下昏君之名,失了民心。

總之,於他而言,皆是兩難。

文思帝皺著眉猶豫了好一會兒,才嘆口氣道:“容朕再想想吧!”

睿王聞言垂下雙目,斂去了目中的失望。

天子到底是老了。

竟把民心放到一旁,想要玩那所謂權衡的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