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靖宇是騎馬回來的,已經當先等在了門口。

幾人匯合了又往老太爺與妻子何氏住的主院松華堂走。

松華堂是個兩進的院子,正五間的佈局,蘇老夫人住在第二進。通傳後,蘇婧寧進到屋裡,便有丫鬟引她往右次間去。

剛進去,便見南面靠窗的一張黃花梨木雕雲紋的羅漢床上坐著位老婦人,正是她的祖母何氏。

“婧寧拜見祖母。”

她向前快走了兩步,不等丫鬟遞來蒲團就先跪到了青磚地上。

何氏已到知天命的年紀,梳的光溜溜的髮髻中摻雜了些許銀絲,面板雖然白皙卻稍顯鬆弛,眉心處更有幾道深刻的豎紋。

她低下頭看了眼這個幾年未見的孫女,見她乖乖地伏在地上,姿態很是恭敬,心中便有些滿意。

“起來吧。”

話音剛落,旁邊一個三十來歲,穿著泥金撒花褙子的圓臉婦人就去拉蘇婧寧。

“哎呦,幾年不見三丫頭,我都快認不得了。”

說著又把人拉到何氏跟前,“您瞅瞅,這出落的多水靈。”

何氏聞言便仔細打量了兩眼蘇婧寧,點頭道:“跟老三長得倒像。”

那婦人又笑道:“可不是,她爹孃的優點全長這丫頭身上了。”

何氏不置可否,只點了蘇婧寧:“還不見過你大伯母和哥哥姐姐們。”

蘇婧寧趕緊應了,又向那婦人行禮,“婧寧拜見大伯母。”

等大伯母汪氏笑眯眯的點了頭,她又轉到旁邊的少年少女跟前。

面容俊秀,客氣疏離的是大房的庶子,三堂兄蘇靖彥。

汪氏同款圓臉,滿面喜慶的則是大房的嫡女,大堂姐蘇婧柔。

大家互相見了禮,才又坐了下來。

何氏又問道:“一路上可太平?聽說是搭的孟御史家的船?”

蘇婧寧站起身答道:“勞祖母關心,搭的正是他家的船,一路平安。”

事關重大,她已和孟夫人約定黑衣人的事兒爛在彼此心裡。

何氏聞言點點頭。

汪氏卻插口道:“聽說他家只得了一個小子,也才十來歲的年紀,竟和靖宇一樣是秀才出身了,可見是個成才的。”

說著她瞥了一眼最邊上默然坐著的蘇靖彥,神色中帶了些許不屑。

何氏“唔”了一聲,轉頭對著蘇靖宇、蘇靖彥囑咐道:“既是好孩子,那你們就和他多來往些。”

兩人聽了忙稱“是”。

蘇靖宇便笑道:“接三妹妹時和他打過招呼了,已經約了到國子監再請教。”

何氏聞言便滿意的點了頭。

現在蘇家是汪氏在主持中饋,她又吩咐汪氏:“既辛苦捎了三丫頭回來,那你就備好謝禮送過去,咱們可不是那不懂規矩的人家。”

汪氏利索地應了一聲道:“媳婦兒早上就吩咐下邊人去準備了,等回頭就送過去。”

何氏聞言便點了頭,又打發了兩個孫子回自己院裡唸書,剩下的人便湊在一處閒聊。

正當蘇婧柔纏著看婧寧身上衣服花樣的時候,小丫頭來報說成安公主和三老爺、四小姐一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