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我大齊立國至今業已五十年,國勢昌盛,眾業興旺,百姓安居樂業。內閣諸部,更是恪盡職守,鞠躬盡瘁,軍方將領亦為忠勇恭順,以護衛大齊為己任。在這般情勢,我大齊斷然不會發生父皇所慮之事。故而,退位之舉,請父皇……三思!”

“無需再以思慮了。”皇帝擺擺手,說道:“去年間,不慎跌倒扭傷了右臂,將養數月,至今未能恢復如初,連提筆寫字都非常困難。我便知道,恐不能再繼續做這個皇帝了。因為,我已經……老了。”

“父皇……”

“在這個世界上,最為公平的事,就是歲月的老去和肉體的死亡。”皇帝一臉蕭索地抬頭望著湛藍的天空,聲音空曠而又遙遠,“這些年,我看著一個又一個熟悉的人逝去,我便知道,死亡也是我的最終歸宿。它不會因為我的靈魂來自……來自某個未知的世界,而做出不同的安排。……就這樣吧。畢竟,這個世界,我來了,我看見了,我征服了。”

“我來了,我看見了,我征服了。”這幾乎話語,父皇雖然說得輕描淡寫,語氣溫和,但太子齊子興卻聽出了一股金戈鐵馬的味道,以及一種濃濃的君王威勢。

父皇看來是心意已決,確實要禪讓退位了。

那麼,這個世界,我也來了!

——

“或許,一個偉大的時代即將結束了。”內閣總理王忠毅沉默半響,隨即一聲長嘆。

“皇后殿下不幸薨逝,陛下何至於此?”戶部尚書陳禹安回頭看了一眼身後巍峨深重的太初宮,臉上露出深深的惋惜之色,“我大齊若是沒有陛下掌舵,我等內閣僚臣委實難以心安呀!蓋數十年發展之成就,皆賴陛下引領和指導,方有我大齊此番威勢。”

這個時期,齊國的工業品在整個南洋地區、馬來半島、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以及日本、朝鮮等市場近乎獲得了實際的壟斷地位。當維也納戰役進行的如火如荼之時,擁有使用蒸汽的工廠的齊國,已經初步具有了供應全世界的龐大生產力,而其他國家還幾乎不知道蒸汽機為何物(這個時期,英國已經仿製生產出可以用於礦山抽水的蒸汽機)。

在工業生產方面,齊國已遠遠走在世界各國的前面。三十年前,齊國開始將蒸汽機運用於紡織工業,及至目前,蒸汽機已在齊國棉紡織業全面廣泛的應用。蒸汽機的運用,是人類生產技術上的一大飛躍。蒸汽機作為動力,它既不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又能普遍應用於各種工藝上。

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推動了一切工業部門的機械化。廣泛採用蒸汽機的棉紡織業,使齊國生產的棉紡織品價格急速下降,從而在國際市場上擁有巨大的價格優勢,正在獲取棉紡織品的壟斷地位。1646年齊國100支棉紗每公斤為兩塊五角錢,1655年為一塊二角錢,1668年為七角六分錢,1675年為三角五分錢,到了1682年僅為二角錢。四十年時間,幾乎將棉紗的成本降低了十倍。

截止到1683年,齊國已有近35000臺蒸汽機,總功率達875000馬力,而英國僅有260臺蒸汽機(抽水機),總功率不到3000馬力,只相當於齊國擁有總功率的0.3%,法國,哦,暫時還沒有,其他國家,不說也罷。

蒸汽機的廣泛使用刺激了煤炭生產的發展,同時也促使煤炭生產中更多地使用蒸汽機。去年,根據各地煤礦資料統計,齊國煤炭的產量已經超過1600萬噸,達1640萬噸。而這個時期,英國的煤炭產量大概在220萬250萬噸左右,法國不到30萬噸。

至於在黑色冶金業生產方面,齊國也在當今世界處於遙遙領先地位。1682年鋼鐵產量便已突破300萬噸,達到315萬噸,其中鋼產量180萬噸。這個規模約等於世界上所有國家的鋼鐵生產總量的三倍。

在冶金生產中,齊國不僅在產量方面處於絕對的領先位置,而且在生產技術方面也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在四十多年前,齊國已完全摒棄了木炭冶煉生鐵,採用焦炭冶煉,而其他國家中,木炭鍊鐵仍舊佔著統治地位。

與此同時,齊國在鍊鐵和煤炭生產方面出現和採用了很多新的技術和發明。例如,在煤的開採中使用鑿井機、曳運機、蒸汽抽水機、安全燈等;鍊鐵在採用煤或焦炭鍊鐵的同時,利用鼓風裝置使爐火不斷地燃燒,發明了攪拌法和碾壓精煉法,提高了鍊鐵的效率和質量。

紡織、冶金、煤炭成為齊國在產業革命中建立起來的三大支柱工業,為帶動其他部門的發展以及促使齊國成為未來的“世界工廠”奠定了基礎。

此外,齊國的公路和鐵路以及其他各種工業建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16501682年,齊國修建了約12000公里長的優良公路,基本連線了各地府城。現在,越來越多的公路正在通往縣鄉村鎮和內陸偏遠地區,最大程度地改善了各地的交通狀況。

1655年,齊國修建了從建業至黑山的第一條營運鐵路,長度僅僅8公里,而到了1684年,齊國修建的鐵路已達到一萬一千公里,比六年前翻了一倍。在過去的數年時間裡,狂飆突進的鐵路建設大潮不僅實現了北方鐵路和東部沿海鐵路的貫通,還完成了西南鐵路網與南方鐵路網的交匯連線,從而有效促進了漢洲東部地區和西南地區的商貿往來和人員的交流。

蒸汽機於齊國本土的廣泛的應用,從而進一步帶動了工作機和蒸汽動力機的發明和改良,又促成連線這二者的傳動機的出現和發展,形成了動力機、傳動機、工作機組成的完整的機械體系。蒸汽機透過傳動機推動工作機運轉,形成一個發達的生產體系。

隨著齊國機器製造業的發展,機器生產規格化,齊國機器製造業所生產的蒸汽發動機、紡織機和蒸汽機車等開始有選擇性地向國外出口。1675年,齊國放鬆了部分機器出口的貿易禁令,向南洋地區藩屬國、北明及大陸輸出技術含量不高的蒸汽機和其他機械裝置,使得機器製造業開始成為齊國重要的出口工業部門之一。

在這個時期,世界各國的工業生產率水平還比較低,大部分仍舊採用的是手工或者簡單機械的作坊式生產模式,而齊國的機器製造業與之相比,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因而,齊國的機器製造業在整個東方市場(暫時未對歐洲及其他地區放開貿易禁令)上佔有絕對的壟斷地位。

四十多年來,齊國的對外貿易發展也成幾何速度增長。根據官方估價的出口額,在16401682年間,從200萬漢洲銀元增加到2億8000萬漢洲銀元,即增長了近140倍。粗略估算,齊國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約佔25%,已超過荷蘭據有的貿易額。

可以說,在這個時期,齊國在工業、貿易、運輸、科技等方面均領先於世界各國,並隨著齊國影響力地日益擴充套件,一個屬於齊國的偉大時代即將來臨。

而這個時代的確立,從齊國國內來看是以蒸汽機廣泛應用於紡織、煤炭、鋼鐵、交通運輸,並以機器製造機器、大機器工業替代手工工業而占主導地位,於本世紀即將完成產業革命為特徵的;從國際範圍來看,是以齊國在世界工業品的輸出和先進技術的輸出方面具有壟斷地位而言的。具體表現為齊國將成為世界各國的工業品、先進技術與裝置的主要供應者,而其他各國相對將成為齊國的原料產地和廉價商品推銷地。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