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頓”號武裝私掠船是去年二月間越過好望角,來到印度洋,開啟了它的狩獵行程。在過去的一年時間,他們先後在非洲東海岸登陸襲掠過簡易的貿易商站,也搶劫過地方土著,更是曾追逐過眾多落單的商船。

當然,也有在齊國巡航戰艦的追擊下,狼狽逃竄,最終僥倖遁入大海深處的驚險經歷。

迄今為止,他們只取得了兩次成功的捕獵行動。去年六月,在摩加迪沙附近捕獲一艘阿曼人的販奴船,排水量不到一百五十噸的槳帆船竟然塞了一百二十個黑奴,準備運往阿拉伯地區售賣。

“萊斯頓”號武裝私掠船從這條販奴船上只搜繳了不到一百枚金銀貨幣,以及少量的象牙。惱羞成怒之下,他們將這艘船直接炸沉,然後殘忍地將所有的水手和黑奴淹死在海中。

在今年二月,他們在葛摩島附近海域,攔截了一艘落單的齊國商船。這艘率屬於南非商社旗下的商船在印度洋上遭遇了一場風暴,不僅與隨行的船隊失散,而且還損壞了兩根桅杆,晃悠悠地貼著海岸線行駛,準備尋找一處可靠的港口,修補損壞的船隻。

“萊斯頓”號武裝私掠船將這艘齊商船截住後,繳獲了大量的波斯地毯、生絲、女奴、牛馬牲畜,以及許多來自齊國的精巧商品,粗略估計價值在一萬五千英鎊左右,這令海盜們喜笑顏開。他們在將所有貨物轉至私掠船上後,為了確保此番海盜行徑不至於暴露,他們將所有的水手悉數殺死,然後放了一把火將船隻毀滅。

隨後數月,“萊斯頓”號武裝私掠船未再尋到合適的捕獵目標,對方要麼是數艘武裝商船組成的船隊,要麼船隻的靈活機動性遠勝於己方,根本追之不及。

數日前,“萊斯頓”號武裝私掠船遇到風暴,將他們吹至雲霧島附近。本以為是一座荒涼偏僻的島嶼,就算有人居住,那最多也不過是一群愚昧無知的土著。

海盜們將船小心地駛入島嶼西北港灣內,卻驚訝地發現那裡竟然擁有一座石質碼頭,碼頭上停靠著兩艘小型漁船,在距離岸邊數百米的地方,矗立著一座高高的瞭望塔,這一切顯示有一群初具文明形態的土著部落在此繁衍生息。

“萊斯頓”號船長皮耶·佈雷德看到此番情形後,做了他這一生最為後悔的決定——在沒有進行一番細緻偵查後,便下令靠岸登陸並佔領這座島嶼,準備將其打造成他們的海盜據點,除了可以窩藏劫掠而來的財物外,還能獲得一個可靠的棲身之所。

七十多名海盜,持著火槍,舉著刀劍,在船隻剛剛靠岸後,便迫不及待地登上陸地,呼啦啦地朝“土著人”的營地衝去。

那處營地的外圍防禦,雖然有石質的高臺和護牆,但大部分圍擋卻是用原木搭建的,只能將一些野獸或者落後的土著人阻擋在外面。要是面對擁有先進武器的“文明人”,恐怕就不夠看了。只要衝至近前,以火槍掩護,嚇阻住土著人,便可輕鬆翻越圍欄,攻入營地。剩下的事,可能就是簡單的打掃戰場,收容俘虜,以及讓憋了許久的男人們進行一番發洩。

就在海盜們即將接近“土著人”營地時,猛然聽到“轟”的一聲火炮轟鳴,密集的葡萄彈劈頭蓋臉地砸了過來,瞬間擊殺十餘名海盜。

所有的海盜都被巨大的火炮轟鳴聲給驚住了,這什麼情況?

土著人竟然擁有火炮!?

就在海盜們遲疑不決時,營地裡“土著們”將一支支火槍架在了圍欄上,然後打出了一波不算整齊的排射,再次擊殺十數名海盜。

這哪裡是土著,分明是一個文明國家所佔據的殖民島嶼!

海盜們發一聲喊,扭頭就朝碼頭逃去。

雲霧島上的三十多名駐守官兵當即領著一百多武裝居民便追了出去,至海邊時,退無可退的海盜們被迫棄械投降。留守於船上的海盜眼瞧著孤木難支,遂下得船來,自動成為雲霧島的俘虜。

雲霧島總督、海軍御武校尉(上尉)韓成良根據齊國律法,並按照以往判例,將“萊斯頓”號船長、大副、水手長等為首海盜頭目統統處以死刑,吊死在碼頭。當經過一番審訊,聞知海盜們還曾襲擊過一艘齊國商船,並殺死了所有船員後,當即又對那些普通海盜施以“二一抽殺令”,最後剩下的海盜則被判處終身苦役。

在以齊國主導的印度洋秩序下,任何海盜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不論這些海盜的背後是當地土邦王公,還是歐洲殖民勢力,凡是縱容或者從事海上劫掠行徑的,都將遭到齊國海軍的嚴厲打擊,蓋莫例外。

“萊斯頓”號船長皮耶·佈雷德在被套上絞索時,不無悲哀地嘆道:“在浩瀚的印度洋麵上,因為齊國勢力的廣泛分佈,可能再也沒有一處海域可以任由我們海盜縱橫肆虐了!這裡,將是所有冒險家的墳墓,將他的貪婪和野心徹底埋葬於大洋深處。”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