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謀亂(第1/3頁)
章節報錯
1681年9月22日,南京,閱江樓
閱江樓位於獅子山巔,地處揚子江畔,早在前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太祖朱元璋欲修未成,僅建有閱江樓地基後停工。大秦永興元年(1676年),孫可望受禪稱帝,江南士紳為了討好新朝,捐資四十萬兩白銀,復建閱江樓。
歷時三年,閱江樓正式竣工,敬獻於大秦皇室。閱江樓整體成品字型,主翼面北,左右兩翼分據東西,兩翼均可觀賞長江風光。主樓通高近五十米,外觀4層暗有3層,共7層。閱江樓兩翼各以歇山頂層次遞減,屋頂犬牙交錯,高低起伏,跌宕多變。屋面覆有金色琉璃瓦並鑲有綠色琉璃瓦及緣邊,色彩鮮麗。
平日裡,南京城中眾多的達官貴人都會相攜於該樓,或眺望江水抒發胸臆,或品啄酒水繼而吟詩作對,成為京城中最為值得“打卡”之地。
而今日,齊國駐大秦公使館及海陸參謀團百餘名軍官進駐於閱江樓,並在周邊設定警戒線,婉言勸退欲來此地的“文人騷客”,聲稱齊國駐大秦軍政人員借住該樓,召開為期兩天的閉門會議。
那些被勸退的大秦文人學者、達官貴人為此甚為不滿。一幫偏居漢洲大陸的“南蠻子”,隨便在南京找個酒樓驛館開勞什子會議不行嗎?強佔閱江樓,阻我觀賞大好江山美景,說不定就耽誤了一首傳唱千古的詩句誕生。這些齊國人,盡做些煮鶴焚琴、大煞風景的事。
去休,去休,反正此刻整個南京已然亂了起來,且去尋個安全之所暫避幾日。
正如這些文人墨客所猜測的那樣,置身於閱江樓的齊國人確實沒有“憑欄賞景”,更沒有“隔江賦詩”,而是將這座樓閣佈置成了一個臨時軍事參謀部,全程監視和推演目前正在南京城發生的一場軍事政變。
“滁州鎮約三千兩百餘秦軍、新軍右翼兩千五百官兵暫時被大秦長江水師阻於浦口,無法渡江攻至南京。”
“大秦新軍左翼總兵鄧傳平攜兩千五百餘官兵已進抵觀音門附近,假借受都督府軍令,要進入南京城接受校閱。但其無法出示有效軍令,被駐守觀音門的京營官兵拒絕入城。但目前為止,雙方只是維持軍事對峙,尚未發生交戰。”
“太平鎮約三千秦軍已於今日清晨五時左右,進抵至儀鳳門附近,但京營官兵已提前關閉城門,使得該部秦軍未能趁亂攻入城內。在經過小規模交戰後,被京營守軍擊退,暫時撤至秦淮河東岸,應該是等待城中叛軍的接應。”
“兩日前,大秦長江水師隔斷了鎮江段水域,使得揚州鎮三千餘謀亂秦軍大半未能渡過長江。隨後,該部沿長江往西而行,準備另擇水道渡江。”
“徐州鎮約四千餘秦軍在離開駐地後,五日疾行,進抵鳳陽府懷遠縣。但不知何故,遲遲未再往南行進,一直停駐於懷遠。”
“今日凌晨五時,錦衣衛約三百餘人,匯合部分皇城禁衛軍,突襲了五城兵馬司幾位主官府邸,擒殺一百餘人。但在清晨八時許,五城兵馬司在數名漏網將領指揮下,開始向皇城方向運動。故而,錦衣衛和皇城禁衛軍已全部退守皇城。”
“一股近千人規模的勇悍之徒,於今晨七時許,從鐘山突然殺出。他們襲擊了南京城武備軍械庫,試圖搶奪該處的武器軍械。但遭到駐守於此的京營官兵的強力阻擊,最後迫於對方悍勇,以及不計代價的亡命衝鋒,只能退走他處。不過,猶為慶幸的是,守軍撤走時,引爆了火藥庫,幾乎將所有軍資炸燬,同時也殺傷大量叛軍。……我們一個小時前聽到的劇烈爆炸聲,就是該火器軍械庫被炸燬的聲音。”
“……”
情報參謀不斷地將南京城中正在進行的軍事動報告給齊國駐大秦公使薛彥平和齊軍參謀團最高指揮官、陸軍鎮國將軍(中將)蘇忠福。
“也就是說,南京城外的所有叛軍皆被京營官兵所阻,未能進入城內?”蘇忠福看著沙盤上標示的各方動態。
“以目前態勢來看,確實是這樣的。”一名情報參謀答道:“但鑑於景王孫徵淇在軍中浸淫十餘年,建立了深厚的人脈和根基,不排除會有其他意外情況發生。”
“現在皇城什麼情況?……禁衛軍守得住皇城嗎?”
“兩個小時前,皇城方向有零星交火的聲音。”一名黑衣衛軍官應道:“但未見叛軍大規模的聚集,估計他們在是否大舉攻擊皇城方面,仍有一絲顧忌。數日前,秦國皇城禁衛軍從我們手裡獲取了兩百支狙擊槍(米涅步槍),加上提前佈置的數門輕型火炮,應該可以應對數千叛軍的圍攻。”
“毅王府有什麼動靜?”
“截止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動靜。”那名黑衣衛軍官說道:“整個毅王府異常安靜,彷彿這場軍事政變與他們毫無關聯一般。”
“這位毅王倒是沉得住氣。”蘇忠福雙手抱臂,盯著桌案上那座巨大的沙盤,“想來,他一定有所憑持,或者準備適時發起驚天一擊,徹底定鼎局勢。”
“我們黑衣衛懷疑,毅王府定然在皇城中埋有暗樁。”那麼黑衣衛軍官說道:“甚至,不排除在皇宮裡埋伏有死士。因為,只要承德帝的嫡親子女盡數被殺,那皇位只能轉由毅王一脈繼承。”
“你們黑衣衛在毅王府有人沒?”
“有一個。……不過,他只是一個外圍人員,入不得毅王府核心。”
“他可以直接弄死毅王嗎?”
“將軍,估計非常困難。……他只是一個修剪草木的花匠,近不了毅王的身邊。”那名黑衣衛軍官苦笑著說道:“另外,為了事後不授人以柄,我們齊國最好不要直接插手。”
“哼,不授人以柄。”蘇忠福冷笑一聲,“你們不要把別人當傻子!在這場軍事政變當中,只要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出我們齊國的偏向性。我們為大秦皇室又是傳遞各種情報,又是提供最先進的狙擊槍,甚至還假借長江水師攔截江北叛軍渡江,若是最後讓那毅王登上了皇位,必然會因此番我們的種種表現,恨上我們齊國。”
“將軍,若是我們在此次軍事政變當中,用力過猛,很有可能會遭到大秦軍政高層所忌憚的。”齊國駐大秦公使薛彥平開口說道:“所以,局勢的推進和演變,最好還是以秦國人自己使勁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