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齊國開出的條件很高,但對於急需獲得強援的大王子穆阿扎姆和三王子阿克巴而言,能討價還價的餘地自然就不會太多。

據說,位於信德地區的阿克巴王子已經盡數應允了齊國人的所有條件,這位與莫臥兒帝國曆史上最偉大的阿克巴大帝同名的王子,還真的擁有一份忍辱負重的堅韌心性,準備效彷先祖巴布林,不惜藉助外力,先奪取皇帝之位,再論其他,重拾山河。

而聯軍指揮部,嗯,應該準確地說是齊軍指揮部正在做細緻的評估和推演,以決定最終支援哪一位王子登上莫臥兒帝國皇帝之位,才能更符合齊國的利益。

“將軍,若是捨不得這些俘虜,不如再轉交給莫臥兒人時,多報些損耗。”聯軍總參謀官、昭信校尉(上校)常存林笑著說道:“反正以後我齊國佔據並統治這片廣大的地區,也需要大量的由當地人組建僕從部隊,以應基本的治安需求。這些莫臥兒軍被我聯軍擊破,必然已是心中膽寒。在俘虜期間,也表現得甚為順服,正好可以拿來所用。”

“呵呵……”任茂勇聽了,不由笑了笑,“你這主意倒是不錯。嗯,過些日子,你們參謀部會同黑衣衛,去挑選一些聽話的降軍官兵,先組建一支兩千人規模的治安隊,配合我聯軍部隊綏靖地方。如今,這整個半島地區,已然沒有任何秩序可言,到處都是無法無天的盜匪、流賊。殺人越貨,搶奪民財、侮辱婦人等各種惡性事件,也是層出不窮。”

“平靖了地方,恢復了秩序,或許能搶在開春時節,動員當地百姓及時播種一季春麥,再設法引水灌既。否則,今年整個地區或將陷入一場巨大的饑荒。”常存林看著遠處仍舊枯黃的荊棘林和灌叢,不無擔憂地說道。

卡提阿瓦半島位於印度西部,瀕阿拉伯海,介於坎貝灣(東)和卡奇灣(西)之間,屬於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400600毫米,而拉傑科德所在的丘陵地區降水量稍微豐裕一點,在600800毫米之間。不過,大部分降雨發生在610月的雨季,約佔年降水量80%以上。

而目前,整個半島地區正處於旱季當中,從去年齊軍登陸開始,至今卻未下過一滴雨,使得地表極為乾涸,很可能會引發一場大範圍的旱災。這種情況,對於即將到來的春耕,是極為不利的。

若是齊國打完仗,拍拍屁股返回漢洲本土,那自然就不用管該地氣候是否乾旱,糧食種植能否保證水源灌既,等等諸如民生問題。

可問題是,齊國為了以後能更好的挾制莫臥兒帝國,便硬生生地要割取這片半島領土,那麼多多少少要承擔部分民生管理的責任。若是剛剛接手,便弄出一場巨大的饑荒,使得該地餓殍遍地,那可就有些打臉了。

“你倒是有一份菩薩心腸。”瞧了一眼這位出生於漢洲初立時期的總參謀官,任茂勇說了一句不明所以的話,然後便輕磕馬腹,徑直朝另一處俘虜營地駛去。

4月3日,賈姆訥格爾。

距離那場聲勢浩大的圍城戰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城外的戰場上,地面仍然可以隱約看到被鮮血侵染後變成紫黑色的泥土。

順國左營第二連鼓號手廖金柱與同伴們端著火槍,目送著一隊又一隊莫臥兒降軍登上大船,離開賈姆訥格爾。

兩萬餘拉傑普特人,專門從十餘萬莫臥兒降軍中挑選出來,然後被聯軍“賣”給了莫臥兒帝國信德總督阿克巴王子,以充實他的反叛大軍。

哦,對了,那位居於德里城的大王子穆阿扎姆在群臣的擁立下,於半個月前,宣佈繼承莫臥兒帝國皇帝位,稱號****·沙,是為沙·阿拉姆一世。稱帝后,便立即宣召幾個在地方蠢蠢欲動的兄弟返回德里,接受他的重新冊封。

但拉合爾的阿扎姆王子和信德的阿克巴王子均不予承認沙·阿拉姆一世的合法地位,並且聚兵準備聯合進攻德里。位於馬爾瓦的四王子卡姆·巴赫什雖然沒有公開反對沙·阿拉姆一世,但卻拒絕返回德里,於地方擁兵自保,準備觀望接下來的局勢發展。

沙·阿拉姆一世為此,頒佈皇帝詔書,宣佈阿扎姆和阿克巴為帝國叛逆,要求各省總督帶兵往援德里,共擊叛軍。

隨後,雙方在旁遮普境內的希薩爾、蓋特爾、曼薩等地爆發數場大戰。沙·阿拉姆一世暫時以兩勝一負的微弱優勢領先,並兵進盧迪亞納,威脅拉合爾城。

兵力明顯處於劣勢的阿扎姆和阿克巴兩兄弟,隨即籌集了一千萬盧比的金銀物資,透過海路,將其交付給齊國,以換得被俘的兩萬餘驍勇善戰的拉傑普特戰士。

嗯,齊國對於莫臥兒帝國的王位爭奪戰,表示了“中立”的態度,聲稱不支援任何一方的軍事行動。但充分“尊重”部分被俘莫臥兒軍士卒的歸屬選擇,在收到一定的戰俘贖金後,立即予以開釋,返回各自家鄉。

而且,齊國人還很貼心地為這些“返家”的戰俘提供了海上運輸服務,將其全部運往津門堡(今卡拉奇市),然後透過陸路,返回信德。

“咱們與莫臥兒人的戰爭算是結束了吧。”廖金柱看著那些陸續登船的拉傑普特人,轉頭向同伴說道:“那我們是不是也要返回婆羅洲了?”

“說實話,婆羅洲哪有這裡待著舒服!”同伴撇撇嘴,說道:“這裡氣候乾燥,環境舒爽,可比婆羅洲那邊溼熱多雨的環境好多了。而且,咱們在這裡好吃好喝,還時不時落點小財,日子多愜意呀!我覺得吧,最好能這裡多待些時日。”

“可是,我昨晚聽那些艦船上的齊國水手好像在說,我們大軍準備從這裡撤回一部分官兵。”廖金柱說道:“據說,大明那邊自己的兩撥人打起來了。”

“大明自己的兩撥人?……哪兩撥人?”同伴被廖金柱說得有些迷湖。

“嗯,就是南京的朝廷和位於雲州的永王,雙方在朝鮮地界打了起來。”廖金柱想了想,然後說道:“齊國人準備撤回一些軍隊,可能是要去幹預……,嗯,應該是要去勸架吧。”

“孃的,大明都已經亡了!”同伴啐了一口,“那是大秦跟北明的兩方人馬。哎,你還別說,這兩方打起來,還不都是咱們漢人互相殺來殺去。這折騰個什麼勁喲!……齊國人不會要抽身去揍他們吧?”

“這哪說得準!”廖金柱搖搖頭,“要是雙方都不聽勸,不給齊國人面子,說不定就要動手揍他們。”

“乖乖,該不會又要將咱們拉回大陸去吧。”同伴臉上閃現出一絲驚異的神色,“真要動起手來,咱們跟著齊國人打嗎?……那可是咱們故國同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