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慾念(第1/2頁)
章節報錯
1676年12月27日,古傑拉特,拉傑科德。
莫臥兒帝國皇帝奧朗則布騎著一匹高駿的白色馬瓦里馬,在數十名禁衛軍的簇擁下,神色陰鬱,緩緩地進入殘破的拉傑科德城。
城中數千百姓,一個個面色悽苦,畏懼地跪倒在街道兩邊,在帝國士兵的警戒護持下,頭也不敢抬一下。整個拉傑科德城如同前面經過的一系列城池那般,官署、倉庫、曼薩卜達爾府邸、商人豪宅均遭到了徹底的洗劫,最後,在齊國人撤走時,還將其全部付之一炬。
十五萬大軍從齋普爾出發,進抵艾哈邁達巴德後,就很難再徵集到維持大軍所需的補給了。
大軍所經過的艾哈邁達巴德、薩納恩德、蘇倫德拉訥格爾、焦蒂拉,以及現在抵達的拉傑科德,均遭到齊國人的有組織劫掠,所有財物被清掃一空,所有的糧食或被搬走,或者被焚燬。這使得莫臥兒軍隊不得不花費巨大的代價,從後方的拉傑斯坦地區透過大量的民夫、馱馬,將軍隊所需物資一點一點地運至前方。
“齊國人現在處於什麼位置?”奧朗則布將目光從被燒成廢墟的城守府轉移到身邊幾名親信將領。
“陛下,據我們前鋒哨探來報,齊國人已經離開特羅爾,準備向海邊的賈姆訥格爾逃去。”一名將軍恭敬地答道。
“嗯?”奧朗則布疑惑地看了過去,“齊國人這是要竄至海邊,然後乘船離去嗎?”
“正如陛下睿智的判斷那般,齊國登陸部隊不足三萬,不敢與我大軍正面以敵。故而,他們從艾哈邁達巴德開始,就不斷四處遊走,避我帝國大軍之鋒芒。如今,齊國已經勢窮,退無可退,只能往海邊逃竄,妄圖藉助他們擁有的機動靈活的海上力量,撤離古傑拉特。”
“齊國人,並不是我們想象中那般簡單。”奧朗則布眉頭皺了起來,“他們於我大軍前方,不斷襲掠地方城鎮,試圖以此加大我軍補給難度,其中必有不軌之舉。”
“陛下,齊國人即使有什麼陰謀詭計,但我帝國軍隊以十五萬之眾,如巨石般碾壓過去,一切皆化為齏粉。”象兵統領賽尹姆·阿尤布大聲地說道:“無論如何,我們大軍必須在齊國人逃走之前,將他們圍殺在陸地之上,否則,讓他們乘船四處遊走,不斷襲掠帝國沿海地區,必然讓帝國上下被動至極。”
在印度地區,戰象這一兵種的有效性爭議頗多。戰象的支持者指出,戰象具有破壞能力強、震懾能力強等優點,會對敵軍造成極為震撼的衝擊。而部分騎兵將領卻認為,戰象毫無作用,而且有維護成本高、容易受驚踐踏友軍制造混亂等缺點。
不過,擁有強力騎兵並曾數度擊敗過戰象敵軍的莫臥兒帝國仍然發展出自己的戰象部隊。皇室日常蓄養著一千多頭皇家大象,在平時用作大型表演、運輸重物等用途。到了戰時,則投入戰場。
這次,為了殲滅登陸而來的齊國軍隊,奧朗則布特意調集了五百多頭戰象隨軍出征,希望在戰場上能發揮出其不意的效果。
象兵統領賽尹姆·阿尤布乃是皇帝陛下寵臣,在皇家日常典禮、遊行和大型表演等活動中,盡心盡力,深得陛下喜歡。這一次,他隨軍而來,暗暗發誓要利用他掌管的象兵,創造出一場偉大的戰績,以證明他不僅僅只是一個“耍馬戲的小丑”。
“阿迪爾。”奧朗則布聽了阿尤布的話語後,深以為然,轉頭看向騎兵統領,“你們騎兵務必在最短時間裡,攻至賈姆訥格爾,阻止齊國軍隊撤退至海上。”
“遵命,陛下。”阿迪爾彎腰俯身應諾道。
“命令後方的炮兵部隊加速趕路,不要落後大部隊太遠,最好於今晚抵達拉傑科德。”
“遵命,陛下。”
“命令艾哈邁達巴德的軍需物資,加緊運輸,必須隨時保持大軍五日的日常所需。”
“遵命,陛下。”
“命令前鋒部隊晝夜行進,限兩日內,進抵特羅爾城,為騎兵提供必要的支援。”
“遵命,陛下。”
“主力大軍於拉傑科德城休整一日,明日全體以急行軍速度,趕往賈姆訥格爾。”奧朗則布深吸了一口氣,“爭取在海邊將登陸齊國部隊盡殲於陸地之上,以振帝國聲威!”
猶記得,在三十多年前,剛剛來到莫臥兒帝國的齊國商人是那麼的老實,那麼的恭順,對帝國的所有律條和教義,都嚴格而認真地遵守。他們國家的使者,在覲見自己的父皇沙賈汗時,姿態雖然說不上是唯唯諾諾,但也表示了足夠的禮敬和謙遜,還敬獻了大量珍貴的禮物。
當年齊國使者獻的禮物中,那輛豪華的四輪馬車至今還在使用著,兩臺精巧的座鐘,也仍然擺放在皇宮之中,為皇室人員提供精準的時間。至於那把裝飾精美的鋒利鋼刀,奧朗則布也曾一度從沙賈汗手中取來,掛在自己的腰下,跟著他一起征戰德干和阿富汗。
想不到三十多年過去後,當年那個謙遜而溫良的齊國,竟然敢因以貿易紛爭為藉口,派兵來挑戰偉大的莫臥兒帝國。這對奧朗則布而言,不啻於是對他“阿拉姆吉爾”稱號的一種羞辱。
自繼位皇帝后,奧朗則布為了證明自己更有資格成為這個帝國的話事人,發動了一系列擴張戰爭。
帕拉茅地區在1661年被納入比哈爾轄下,進一步鞏固了帝國北方防線;長達五年的東北征服戰爭,徹底削弱了阿豪馬人的實力,奪取了達郎地區大片領土;後來,在他的舅父、孟加拉總督沙尹斯塔汗主導下,還徹底攻佔了東孟加拉地區,重創若開王國,奪得吉大港。
在西北,奧朗則布則陸續調遣了十餘萬大軍,先後鎮壓了尤蘇夫扎尹人、阿弗裡迪人、卡塔克人等真神教部族的反抗,還透過政治、金錢和軍事等若干手段,瓦解和消除了普什圖族的抵抗意志,一定程度上靖平和緩和了阿富汗亂局,將皇帝的聲望推高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