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幕府的實力(第2/2頁)
章節報錯
「作為齊國藩屬,雖國小而力弱,但仍需整軍經武,隨宗主而伐日本。」
「……既如此,我琉球且等齊國之召吧。」
6月22日,漢興島。
「日本列島在兩百年前尚處於長期戰亂,大小藩鎮捭闔縱橫,展開了持續多年的混戰,堪為戰國爭雄時期。德川氏便崛起於百年前的日本亂世,其先祖德川家康,從6歲開始便被迫作為強鄰今川氏的人質。不過,在永祿三年(1560年)5月,今川氏的被織田信長擊敗,德川家康得以回到岡崎,隨後便向四周積極擴張,積蓄實力。
其後,德川家康在豐臣秀吉建立霸業之時,他已趁機向甲斐、信濃擴張,成為跨越三河、遠江、駿河、甲斐、信濃五國的強大勢力。
而在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德川家康被轉封至關東六國,但此時,德川氏已然坐大,成為了秀吉手下實力最強大的大名。豐臣秀吉病死後,屬下近臣分化為兩派,一派是「文治派」,以石田三成、小西行長為首。一派是「強權派」,以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為首。
根據豐臣秀吉的遺囑,德川家康以五大老首席的身份代理國政,前田利家則擔任豐臣秀賴的監護人。實力最強的德川家康,為了奪取豐臣家的權勢,利用兩派的不和,使用挑撥手段,將強權派能打的武將全部收服,組成了一支約十萬人的軍隊,形成了以德川家康為首的「東
軍」。而另一派則以石田三成為首組成了「西軍」。
慶長五年(1600年)九月十五日,兩軍在美濃國的關原(位於今歧阜縣不破郡)決戰,依靠三河家臣武士團,德川家康取得大勝,豐臣秀吉之子豐臣秀賴被降為大名,嗯,也就是一個普通的小諸侯。
此時天下已無任何勢力能與德川家康抗衡,九十餘家參加西軍的大名被沒收領地。德川家康由此確立了其在日本的霸主地位。慶長八年(1603年)二月,日本的後陽成天皇釋出敕令,任命德川家康為徵夷大將軍,並在江戶設立幕府。
為了徹底免除後患,元和元年(1615年),德川家康發動大坂之役,徹底清除了豐臣政權,連豐臣秀賴八歲的兒子也沒放過。至此,德川氏在日本擁有了前所未有的絕對權力,政治上更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此時的幕府還擁有遠遠凌駕於地方的軍事實力,直屬將軍的軍事力量號稱「旗本八萬騎」。….
德川氏還透過沒收和減封敵對大名的領地,將其轉封給自己的功臣和親近大名,以及劃為德川氏的直轄地,使得德川氏實力遠遠超過日本其他大名。據粗略估算,幕府的甲斐、信濃、美濃、近江、越前、左渡、陸奧南部等地區的直轄地,每年的總收入量在六百萬石以上。
此外,德川氏還把左渡、石見、尹豆等地的重要金銀礦山和京都、大坂、奈良、駿府、長崎等重要城市和港灣地劃為幕府直轄。如此,德川氏就幾乎控制了日本全國大部分重要財源。所以,我齊國若是以德川幕府為作戰物件,將面對的是一個擁有巨大人力物力、軍隊人數達二十萬的強勁敵人。」
黑衣衛駐琉球指揮使、翎麾校尉(中校)吳中浩唸完手裡的情報資料,然後抬頭,神情凝重地看著在座的軍民兩政官員和軍官,等待眾人的詢問。
「據我所知,日本自從大坂之戰後(1615年),再無大的戰事,被其國內文人學者稱之為‘元和偃武,。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德川氏還能組織起二十萬軍隊?」一名陸軍宣節校尉(少校)軍官對幕府的實力有些將信將疑。
「雖然日本國內承平六十餘年,但我們不能就此低估幕府的作戰動員能力。」吳中浩說道:「在日本寬永十四年(1637年)島原之亂時,幕府就組織了十八個藩國,十二萬大軍,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平定此次教民之亂,充分顯示了德川氏的軍事動員能力和在日本諸藩中的統御力。」
「也就是說,僅憑我們琉球總管區所轄軍力,再加上雲州鎮永王所屬的萬餘武裝部隊,在幕府強大的實力面前根本就不夠看?」陸軍駐琉球總司令、昭信校尉(上校)曹廣勝皺著眉頭說道。
「也不是不夠看,只是在正面決戰之時,或者進攻江戶城的時候,就顯得兵力有些單薄了。」陸軍駐琉球總參謀官、昭信校尉(上校)任茂勇笑著說道:「但若是憑藉我齊國在該地區擁有的絕對海上優勢,攻略遊擊日本沿海城鎮,那倒是能綽綽有餘。不過,鑑於幕府和各地大名的親疏不同,避免節外生枝,我們還是將主攻物件放在德川氏身上。如此一來,根據參謀的兵棋推演,我們目前所能掌握的兵力就有點嚴重不足了。」
在座的一眾陸軍軍官聽罷,不由扼腕嘆息。若是僅憑陸軍駐琉球的三個營兩個炮兵連一千三百多人,再加上動員部分鄉兵,然後聯合永王近萬餘部隊,一戰就擊敗日本幕府,那是何等的功勳,何等的榮耀。
「既然兵力不足,那就急報本土求援吧。」琉球艦隊副司令、明威將軍(准將)何紹鵬瞥了一眼那群猶自不甘的陸軍軍官,緩緩說道:「在等待期間,我琉球艦隊將協同雲州鎮水師封鎖對馬、長崎、大坂和江戶等地,阻斷幕府對外貿易渠道和主要物資往來通道。」
琉球總管區大總管王延松(原兵部
尚書)聞言,點點頭,沉聲說道:「日本幕府擅殺我齊國商人和水手,其行之惡,殊難接受,更是對我大齊挑釁之舉。為今之計,我等當奏請陛下,並報送內閣,集結本土、諸海外領之大軍於琉球,興兵以伐,方可彰我大齊之威勢。」
「據聞,朝鮮王國已遣使至日本,恐已密接幕府,共謀我齊國。」吳中浩說道:「我琉球駐軍要不要先聯合雲州鎮對朝鮮敲打一番,以便可以在攻伐日本之前,先解除這個後顧之憂?」
「朝鮮?」王延松皺了皺眉,「上個月,孫可望才借廣德皇帝名義,對原孝宗遺霜孝肅王大妃張氏逝世,遣使予以弔唁慰問,對朝鮮多有籠絡之意。若是我們派兵打了朝鮮,豈不是直接拂了孫可望的臉面?……且由它橫跳,待我們打服了日本幕府,朝鮮自然就安分了。」
眾人聽罷,不由會心一笑,人家通常是殺雞駭猴,我們齊國索性直接準備是殺一頭「狼」,來警示那隻左右橫跳的「猴子」。.
重慶老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