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1年8月5日,法國,巴黎。

路易十四的宮廷擁有一種讓其他歐洲宮廷都大為遜色並變得闇然無光的莊嚴偉大氣氛。路易十四自詡為太陽王,希望自己的光芒照耀身邊的一切,他希望每一個法國人在歐洲乃至世界上都能獲得尊重。

在治理手段上,為了使自己的大臣完全聽命於自己,他極力滿足他們的虛榮心,在各種場合都不忘統治他們,使他們感到只要忠心為國王服務就能獲得崇高而優越的地位及豐厚的年金。

國王還親自設計了一種華麗的長袍,寶石藍色的天鵝絨上用貴重的金銀線繡這繁複精美的花紋和各種徽章,以此作為獎賞給予為自己服務的傑出大臣,以便在大型國家典禮上,這些大臣有顯眼的東西來表明高貴的身份。

要知道,這種絢麗的東西對貪慕虛榮的大臣們擁有何等的誘惑力,人們瘋狂地追求,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一切獻給國王。

這裡值得談一下的是當時宮廷裡流行的服飾,領子縫有漂亮的絲綢邊線的緊身短上衣,繡有絢麗花紋的大袖口外套,外套上斜挎一條武裝帶,佩戴寶劍,武裝帶上是其本人獲得勳章的跨肩大綬,頭上戴著飾有兩排羽毛的三角帽,脖子上系一條蕾絲領巾。這種穿著打扮風靡整個歐洲宮廷近二十年,人人爭相模彷。

在凡爾賽宮(此時尚未全部完工),齊國鴻臚寺右卿、駐歐總代表兼駐荷蘭大使彭中輝此時正置身於諸多法國宮廷權貴人群中,簡單的裝束,迥異的面孔,異樣的東方服飾,使得他顯得極為突兀。

「你就是來自南方新大陸漢洲的齊國代表?」法國王室國務秘書、海軍國務大臣兼財政審計長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爾上下仔細打量著彭中輝。

「本人正是大齊王國鴻臚寺右卿兼駐歐總代表彭中輝。」看著面前裝扮的如同一隻驕傲的大公雞一樣的國王寵臣,彭中輝在聽完翻譯的話語後,只是微微地點了點頭,然後不卑不亢地說道:「在此,請閣下代我向貴國國王陛下致以最為真摯的問候。」

「我們國王陛下事務繁忙,可能暫時無法抽出時間親自來接見你。」柯爾貝爾說道:「不過,國王陛下委託我全權處理與你們齊國建交事宜。在此之前,請貴使能否解釋一下,你們齊國在暹羅境內無端打壓和限制我們法國商人貿易的事情。」

在1662年,第一批法國傳教士拉莫等人就來到暹羅傳教,1664年,巴盧主教受命率領另一批傳教士也來到了暹羅,並且他們的傳教活動得到了暹羅國王那來的認可。由此,法國勢力開始逐步滲透暹羅。

而在暹羅的外來政治勢力當中,有一個叫舒瓦齊的法國天主教神父,成為法國勢力行將坐大的關鍵人物。他將法國描述成歐洲最為強大的國家,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英國,以及荷蘭等國全都匍匐於法國的腳下。若是暹羅與法國交好,並給予法國商人和傳教士各種特權,必然會得到法國的強力支援。

【鑑於大環境如此,

路易十四治理下的法國,急切的想要像當時的土豪荷蘭一樣尋求巨大的海外利益。不過法國人尋求海外利益的方法並非單純是經商,而是以傳教和政治干預為先鋒,商人跟隨其後,打造全方位的海外利益代理體系。

在得知暹羅那來王批准法國傳教士建立教堂和傳教後,路易十四甚至還親自寫信給那來王表示感謝。這也讓那來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榮耀和膽氣,遂給予法國人更多的傳教便利和商業特權。

在面對法國人的商業勢力大肆擴張的情勢下,不說此前耕耘暹羅數十年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有些緊張,就是視整個中南半島為自己勢力範圍內的齊國也是大為驚詫。

沒有搞錯!這些法國人也太不講究了,連大哥、二哥都不拜,就這麼悶著頭闖進暹羅,甚至還想著要謀取該國的特有(獨霸)的地位。

那個叫舒瓦齊的法國天主教神父竟然還數度勸說暹羅那來國王皈依天主教,並願意為他做洗禮。雖然那來國王並未應允,但不可否認的是,其內心深處已經傾向於法國人,希望藉助這個歐洲大國的勢力,以此來制衡暹羅境內的愈發坐大的荷蘭人和齊國人的勢力。

齊國一直將暹羅作為經略中南半島的一個重要支撐點,視同自家後花園般的存在,如何能容忍一個新到的外來勢力輕易染指。

在齊國黑衣衛的策劃下,以象隊統帥拍佩拉差(帕碧羅闍)為首的親王派開始攻訐以亞派耶脫王子為首的親法勢力,並指使一名刺客將舒瓦齊神父擊傷。同時,齊國駐暹羅代表不斷向那來國王發出隱晦的警告和施壓。在以佛教為主的國家,貿然引入天主教,必然會引起國內信仰紛爭,國家動亂將一觸即發,外國勢力必然會對此予以強硬幹涉。

在國內外雙重壓力下,那來國王被迫屈服,對法國的傳教行為進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還取消了給予法國商人的若干優惠貿易政策。

此舉,讓法國人大為不滿,但在實力強大並且影響力深厚的齊國勢力面前,也只能暫時偃旗息鼓,等待另外一個合適的契機。

對東方世界充滿好奇的路易十四,在獲知遙遠的暹羅竟然會對天主教和法國顯現出比較友好的態度後,曾一度考慮過要派出一支龐大的東方使團,與其進行深度接觸,並建立外交關係,將法國的聲名傳播到世界的另一頭。

可是在齊國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聯合施壓下,暹羅的對法關係雖然沒有徹底反轉,但也不可抑制的顯出幾分疏遠,法國的傳教士和商人也遭到各種限制,這讓路易十四的心裡產生了巨大的落差,進而對那個霸道的新大陸國家也生出幾分厭惡。

但作為掌管法國錢袋子的國王寵臣柯爾貝爾卻並沒有因為路易十四的個人情緒,而對齊國表現出惡劣和無禮的態度。因為剛剛接手海軍國務大臣,受命建立一支更為強大的法國海軍,柯爾貝爾多少對齊國有所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