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3年1月9日,建業。

“週記”商社的大掌櫃周應平在幾個夥計的攙扶下,從馬車上下來,然後皺眉看著前面一大段道路被挖斷,無數的建築材料堆了一地,眾多土人和建築商社的工人們正在忙忙碌碌地鋪設管道。眼瞧著,是不能再通行馬車了。

肥碩的身材,再加上年近六十的歲數,如何能徒步走過這一段佈滿路障的街道。隨行的一名管事見狀,立即招呼夥計們,在附近店家尋了一把椅子,然後穿上兩根木棍,做了一個簡易的滑竿,將周大掌櫃給抬了起來,小心地一路穿行這段街道。

“這些建築商社的匠人們,怎麼一點章法都沒有。”坐在滑竿上的周應平抱怨地說道:“瞧瞧他們,好好的街道,挖得到處都是坑道,這明顯是嚴重擾民嘛。建業府的官人們也不來管管,任由他們在此胡為!”

“大掌櫃說的是。”管事在旁邊笑著應承道:“不過,我猜測,建築商社的匠人們肯定在擔憂即將到來的雨季,可能是想趁早完成這一片街區的下水道管網和供水系統的建設。若是,到了二三月份,遇到暴雨時節,恐怕就不能施工了。”

“既然如此,早幹嘛呢!”周應平搖頭說道:“前幾個月,不曉得多弄些苦力來修建。臨到雨季前夕,卻來加緊趕工。”

“大掌櫃有所不知。”那名管事笑著說道:“前幾個月,建業府的苦力都被集中到碼頭,用來擴建港口、修建貨棧,以及加固防波護堤。數千人土人,幾乎全都調到那裡,準備要將建業港的吞吐能力在原先的基礎上,再增加五成,以滿足日益日益增多的到港商船停泊。”

“港口是該擴建了,要不然,那些到港的商船還得在港外徘徊等待,著實耽誤事情。前些日子,咱們從望加錫回來的船,足足在港外等了兩天才被允許進港停靠。”周應平說道:“可是,人力如此緊張,官家也不將去年臨時停駐於此的數萬移民留下來,多少可以加快建業城的建設進度不是?”

那名管事聽了,只是笑笑,並沒有接話。官府移民,自然是早有安排,豈能因上馬一些基建工程,就要貿然截留本該分配的移民。不說,要打亂移民接收地的日常安排,就是這麼多人滯留在建業城,那也是一個很大的麻煩。聽說,各地官府每年該花費多少銀錢,在年初都有定額,若是貿然滯留了這麼多移民,那還不得額外掏出一筆費用來養著,何苦來哉!

周應平此次是受到“漢記”商社的邀請,參加一場募捐大會。本來,以他在建業城的地位和身份,除了幾家大型商社的掌櫃和重要官員,一般的人是請不動他的。但這家“漢記”商社卻是有王室背景,擁有不可低估的能量。

周應平甚至還知道這個“漢記”商社的東家,正是那個備受齊王寵愛的側妃白芷君。她在三年前,更是拿出數萬漢洲銀元,辦起了一家棉紡工場和一家食品加工場,除了招錄大量婦人進廠做工,還引進了不少身有殘疾的人入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著實給那些家庭困難的民眾增加了不少額外收入。

而且,以周應平看來,這個“漢記”商社旗下的兩家工場,似乎並不在意賺多少錢,獲得多少利瀾,倒是有些做福利的意思。不僅工人待遇要較同行業稍高一籌,就是工作環境也要略好一點,並且,中午還有一頓免費的午餐。此舉,讓建業府眾多私人工坊為之側目,心中也是腹誹不已。

私下裡,周應平曾詢問過兩家工場的主事掌櫃,為何要給那些工人那般待遇,要知道,這會嚴重吞噬工場的經營利瀾。他得到的答覆卻是,“漢記”商社的東家想在這個充滿殘酷競爭和惡劣工作環境的“資本社會主義”中,表現出一絲溫情,為弱勢的工場工人尋求一點微不足道的權益和保障。

“資本主義社會”是個什麼樣的社會,周應平不是很明白,但他多少也知道,與他們這些賺取海量利瀾的貿易商人相比較,那些每日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工人確實非常辛苦。儘管,他們每月可以獲得的收入,比此前在大明能獲取到收入要高出許多,但也僅能滿足幾口之家的生活所需。

當然,這些工人也不是沒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只要他們的技能和經驗得到提升,或者手藝得到進步,獲得的報酬也會快速增長。若是,你能在工場中做出某種技術變革和工藝提升,獲得一種專利技術,那也能獲得一大筆政府獎勵和專利使用費,一躍跨入“中產階級”。

此次受“漢記”商社之邀前來參加募捐大會的商人多達六十餘人,基本上包括了建業府境內的眾多知名商賈和工場主。至於募捐的目的,是為了成立一個全國範圍內的慈善互助機構同濟會,並在各地修建養濟院。

其實,在歷朝歷代都有各類慈善救濟機構,南梁的孤獨園,唐朝的悲田院,宋朝的安濟坊,蒙元的眾濟院,大明的養濟院,等等諸如此類,主要用於收養沒有生活保障的孤寡老人和因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窮苦人。不過,這些福利救濟機構都是王朝初立之時建立,待中後期,因為朝局動盪和財政危機,最後都逐漸廢弛和消亡。

比如,在大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已經形成了“天下府州縣俱有惠民藥局、養濟院”,而到弘治十五年(1502),明孝宗朱佑樘更是下令“命延綏鎮等官於延邊各衛設立養濟院、漏澤園各一所”,養濟院由此開始從內地州縣擴充套件至延邊各衛。可是到了萬曆之後,便基本廢棄,再也難以恢復。

齊國內閣民政部下設有常平司,主要對國內及海外領地因病、因災陷入困境的家庭實施部份財政救助和物資補貼,最大範圍內保障基層人民的日常生活。

但政府有限的財政收入必定無法覆蓋國中所有人群和各種救助狀況,這就使得必須有若干民間慈善救助機構的出現,來補充和完善政府救助層面的缺失和空白。

令人頗為意外的是,齊王后帶著太子等一眾王室成員也來到募捐會場,並宣佈,代表王室捐獻三萬漢洲銀元。

本來對這場募捐大會興趣寥寥的眾多商賈見狀,立時變得踴躍積極起來,你一千,我三千,還有人高調地捐獻一萬漢洲銀元,爭相在王后和太子面前,表現自己的慷慨和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