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鄭芝龍的動搖(第1/2頁)
章節報錯
1646年7月,大明,福州。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面對清軍疾風驟雨般的攻擊,南安侯鄭芝龍(太子朱慈烺繼位皇帝后,進爵鄭芝龍為侯)經歷了一系列慘敗。
2月12日,清軍多鐸領兵進佔杭州, 俘路王以下百餘名官員將領。
2月18日,清軍攻紹興,鄭軍副將黃克輝僅守了一天,在清軍紅衣大炮的轟擊下,棄城而逃。
年初,受登來永初天子之命,鄭芝龍遣鄭綵帶兵六千進入江西, 以援助當地的抗清武裝。然而,鄭彩部進入江西后, 不敢深入,只在贛閩交界處徘迴不前,坐視江西各路抗清武裝被降將金聲桓(原左良玉部將)、王體中(原大順軍白旺部將)逐一平滅。待3月初,清軍主力殺至贛閩交界處時,鄭彩遂帶兵狼狽逃回福建。
3月6日,清軍主帥多鐸命多羅貝勒博洛部攻至寧波,總兵楊耿不敵,敗退至寧海,待清軍劉良左部快速襲來時,再敗,一路逃至台州,在椒江南岸匆匆設立防線。
3月15日,博洛分兵往攻金華, 副將黃克輝、參將程學恩欲棄守該城,退往衡州, 但參將施琅力主堅守。然而,待博洛以紅衣大炮轟擊, 並督降軍狂攻城池時,金華守軍上下皆為膽寒,黃克輝率先領兵逃出金華,隨後,鄭軍崩潰,蜂擁出逃,自相踐踏而亡者甚眾。
4月2日,清軍博洛部稍事休整後,直奔衡州。在與江西饒州(今上饒)攻來的金聲桓部前後夾擊鄭軍。三日後,衡州城陷,程學恩出降,黃克輝、施琅僅帶不足千人逃往仙霞嶺。
4月6日,清軍勐攻仙霞嶺,不克,損兵千餘。
4月10日,清軍紅衣大炮運至前線,復攻仙霞嶺,但遭到關上鄭軍火炮勐烈反擊,損失大炮數門, 折兵將一千六百餘。
隨後十餘天裡,清軍數攻仙霞嶺, 但鄭軍憑藉險要地勢和眾多火炮,使其未能寸進半步,只能退兵衡州,暫時休整。
4月28日,清軍劉良左、田雄、胡茂禎幾部,趁夜偷渡椒江,鄭軍楊耿部未能阻清軍於岸邊,敗回臺州城。
5月3日,清軍三面合圍台州,並聲言,若不獻城投降,則破台州後,會進行屠城。城中軍民隨之動搖,當有官員、士紳趁夜搭乘海船逃出台州時,鄭軍亦爭相逃至碼頭,奪船而走。
5月4日,清軍輕鬆進駐臺州城。
鄭芝龍在接到無數敗報後,惱羞成怒,斬副將黃克輝以下十餘將領,囚總兵楊耿,解除鄭彩總兵職,並嚴令溫州總兵陳俸死守溫州,不得後退一步。
然而,6月2日,清軍從山間小路繞道至甌江上游,並偷渡過河。
6月7日,清軍劉良左、田雄兩部七千餘人匯聚於溫州城下,以附近捕獲的四野鄉民為前導,數日間便填平城下數道壕溝。
6月10日,清軍開始附蟻攻城,其間夾雜無數擄掠而來的鄉民,溫州總兵陳俸令守軍依舊不分敵我,進行無差別地反擊,在弓箭和火炮的打擊下,城下清軍和鄉民死傷無數。
6月15日,多羅貝勒勒克德渾(禮烈親王代善之孫)領滿洲正紅旗、漢軍鑲藍旗、漢軍鑲紅旗三部八旗主力六千餘人,進至溫州城下,隨行攜帶紅夷大炮數門,攻城器械無數。
6月16日,溫州總兵陳俸見清軍勢大,不敢以抗,率全城軍民出降,清軍遂克溫州。
苦心經營數年,好容易才佔據浙江沿海諸路要地,結果在面對清軍如潮攻勢之下,不到數月,鄭軍盡數潰敗,損兵兩萬。更讓鄭芝龍鬱悶的是,溫州總兵陳俸出降,連同駐守溫臺地區的水師百餘艘戰船,亦被清軍繳獲,可謂損失慘重。
如今,清軍在攻克浙江後,立即調李成棟、胡茂禎兩部入江西,準備南下配合金聲桓,一起攻打廣東。而清軍博洛部駐守衡州,對福建西部門戶雄關仙霞嶺虎視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