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夏狩(第2/2頁)
章節報錯
跟隨清軍八旗多年征戰,這些漢軍多少了解一些八旗的編組和構成。除去那些八旗貴胄不提,在八旗軍伍當中,來自遼東山林中的生女真戰士,向來是八旗披堅執銳、攻城拔寨的主力前鋒。去年,在徐州大戰當中,我大清鎮南大將軍鰲拜大人,聽說就因為帳下有兩千餘生女真戰士,在守城的許多關鍵時刻,抵住了明軍的多次猛烈進攻,堪堪守住了徐州,使得我大清在江淮保留了一塊最為重要的支撐點。
話說,這明軍怎麼會有來自遼東山林中的生女真戰士?
“還別說,這些從鎮州抽調而來的索倫人著實有用。他們簡直就是天生的獵人,不僅為我大軍哨探四方,警戒各處,還能作為大軍的前鋒爪牙,驅逐俘殺清虜遊騎,省了咱們許多事。”雲州鎮副將瞿國平笑著說道:“以後,你們鎮州需多方努力,在當地儘量多招攬一些索倫人,為我雲州所用。”
“大人,這些索倫人雖然勇猛善戰,但紀律性較差。戰陣當中,一旦打發了性子,絲毫于軍令不顧,也著實讓人頭疼。而且,這些野人,馴化不久,語言交流也是一個大的問題。”鎮州鎮遊擊駱孟通卻是搖頭說道:“另外,這些野人不耐暑熱,這天氣稍微熱一點,就難以忍受,神情便顯委頓。我覺得吧,咱們下次再來大陸夏狩,該去遼東轉轉。”
“遼東沒甚油水!”瞿國平苦笑一聲,說道:“清虜於遼東之地施以沿海遷界禁海,更甚關內。從金州、蓋州,乃至復州、海州,沿邊一線百里之內的城鎮鄉村,盡數廢棄。我們若是要攻入遼東,不說要冒著被清虜騎兵奔襲的風險,即使打破幾個邊牆內的村鎮,恐怕也獲得不了多少人口和糧食布帛。”
“大人所言極是。”駱孟通點頭說道:“想不到,這清虜對我大明襲邊,也會如此畏懼,竟不惜勞民傷財而毀邊遷界。”
“非是清虜怕了咱們。”瞿國平抬眼看著前方數名齊軍參謀正在小聲的交談,時不時的發出一陣輕鬆的笑聲,“清虜怕的是齊國兵馬,怕的是他們攻入沿海城鎮,更怕的是他們強橫無比的戰力。連精銳的八旗部伍,都能一戰而滅三萬餘。試問,清虜面對齊軍,如何不謹慎對待。另者,清虜集結大軍於江淮之地,和南京孫可望部數十萬大軍對峙,恐也無心應對我雲州連年的沿海襲擾之舉。”
月12日,日照。
清軍沂州鎮總兵劉世業端坐於馬上,面無表情地望著遠處那座明軍搭建的臨時碼頭。那裡尚有三千餘難民正在不斷地登上二十多艘大小船隻,哭喊聲,驚叫聲,喝罵聲,喧囂一片。而海邊負責警戒的明軍官兵也只有不到五百人,泰半持有火銃。
在劉世業身後,聚集的各處清軍兵馬不下三千人,卻是非常安靜地佇立在距離岸邊不到兩裡的坡地上,並沒有趁明軍此時混亂之際,發動任何攻擊。
“向濟寧和徐州的報捷信使都已派出了?”劉世業輕聲問道。
“回總戎大人,報捷信使已在昨日午後已派出,且皆為兩百里加急。相信在明日傍晚時分,親至濟寧的巡撫大人和徐州大營的大將軍定然會收到捷報,我沂州鎮大敗來襲明軍,斬首一千六百級,並順利收復莒州,將敵逐退於海上。”沂州鎮副將葛慶榮在馬上拱手向劉世業報告。
“嗯。”劉世業笑著點了點頭,“待明軍徹底離開後,派出第二波報捷信使,言,我沂州鎮不畏明軍炮火猛襲,奮勇殺敵,焚燬敵船十五艘,再斃敵七百餘。”
“……總戎大人?”葛慶榮有些為難地看著自家總兵,“這多出的七百餘級首級,恐怕不太好弄。”
要知道,因為清廷在十餘年前,便頒佈了嚴格的剃髮令,使得我大清統治區內官員和百姓均已剃髮易服。而被明軍攻佔的地方,又都全部恢復了漢人傳統衣冠和服飾。那麼來襲的明軍,自然也是束髮的。
沂州鎮敢向山東巡撫和徐州大營傳遞捷報,並有一千六百級斬首,自然是提前花了一番功夫將“借”來的首級好生裝飾了一下,以備兵部和各級官員點驗。但自家總兵大人竟然又要報捷,增加七百餘斬首。副總兵葛慶榮便有些擔心,倉促之際,恐怕會出岔子。
“那些腌臢汙穢的首級,哪個官員會親自一一點驗?”劉世業說道:“咱們說有多少斬首,數量自然不會有差的。去年的徐州大戰,鎮南大將軍鰲拜向朝廷報捷,不是還說斬首八萬嗎?呵呵……,倘若真有此斬獲,為何不見我大清兵馬趁勢打過長江去?”
“……那屬下這就吩咐下面的人去辦理此事。”葛慶榮點頭說道:“莒州城是被明軍搬空了,但四下鄉野之中,想必還是能尋到一些落單逃散的明軍士卒。”
“報!”這時,一名清軍探馬快馬奔來,“大人,濟寧鎮兵馬距離此地已不足十里,預計一個時辰後將抵達我部駐地。”
“呵,這位蔣公爺來的倒是快呀!”劉世業對著葛慶榮說道:“瞧他這般架勢,一副立功心切的模樣,不愧我大清忠心耿耿的八旗好奴才!”
“總戎大人,這位蔣公爺,曾經可是賣了他們大明的皇帝,才染紅了自己的頂子,並躋身於八旗漢軍鑲白旗,成為我大清八旗肱骨之臣。論身份地位,他可是主子,咱們才是奴才。”葛慶榮笑著說道。
“得,趁著還有時間,咱們趕緊佈置一下戰場。”劉世業扭頭看了看碼頭已經所剩不多的明軍和移民,“派個人知會一下對方,動作快一點。另外,撤離時,給咱們多留一些旗幟和衣甲,還有幾艘船。”
“是,大人。”葛慶榮一抱拳,帶著數名騎兵,策馬向碼頭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