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偉大的航行(七)(第2/2頁)
章節報錯
里約熱內盧的建立,最早要追朔到16世紀初。在1502年1月20日,葡萄牙探險家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發現了現今城市的所在地瓜納巴拉灣,並稱該處為“一月之河”。當時他們認為海灣實際是河口(事實上,“河”是當時任何大面積水體的通稱)。
隨後法國也有船隊到來,作為他們掠奪巴西紅木的大本營。1555年,法國人來了600多名戰士和殖民者,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個歐洲人殖民地,殖民者主要由法國雨格諾派(胡格諾派)教徒與瑞士加爾文派教徒組成。
1565年3月1日,葡萄牙人成功地佔領此城,並將法國人驅逐出巴西。不過,鑑於該城會經常遭到海盜及私掠船攻擊,特別是法國海盜。因此葡萄牙人開始在此地建築城堡,用作防禦和抵抗侵略者,並漸漸有了今天的規模。
葡萄牙人在16481649年,透過兩次瓜拉拉佩斯戰役,徹底擊敗了荷蘭西印度公司,奪回了葡屬巴西的最大蔗糖產地博南布格(今巴西伯南布哥州),並於1654年與荷蘭人正式簽訂了和平條約,恢復了葡屬巴西的統一和完整。巴西繁盛的蔗糖貿易和廣大的種植園經濟,得以再次豐富葡萄牙王國的金庫。
當地總督聞知,有兩艘來自遙遠漢洲大陸的探索船停靠港口,隨即派出了數名重要殖民官員前來迎接。透過與葡屬印度殖民官員和商人的資訊交流,在巴西的葡萄牙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點這個南方新大陸國家的情況。
雖然,這個“小國”成立僅二十年,但卻連續兩次擊敗強大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葡萄牙人出於對荷蘭人的厭惡,單方面地認為是荷蘭人戰敗),讓葡萄牙人有些刮目相觀。要知道,在葡屬巴西殖民官員看來,那個壟斷了整個東方貿易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荷蘭西印度公司相比較而言,不論從財力上,還是從軍事實力上,都要顯得要強大許多。
整個葡屬巴西擁有廣大的殖民地和眾多的人口,而且憑藉著本土優勢,卻與荷蘭西印度公司前後打了二十多年,耗費物資人員無數。這一點來看,這個位於南方新大陸的“小國”實力不容小噓。
另外,聽說葡屬印度殖民地區就是在這個齊國的暗中支援下,硬是頂住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不斷蠶食和擠壓,保住了錫蘭和印度的十餘處據點,避免了被驅逐出東方貿易市場的悲慘下場。他們在兩年前,還曾派出探索船前往了非洲大陸,與葡屬非洲殖民地取得了聯絡,並還承諾為該地提供珍貴的東方商品,建立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
想不到,齊國竟然又派出了兩艘探索船,跨過浩瀚的太平洋,穿越危險重重的麥哲倫海峽,來到了美洲大陸的東海岸。這可真是一次偉大的航行,甚至可以媲美瓦斯科·達·加馬所開闢通往印度的偉大壯舉。
抵達里約熱內盧港的齊國海軍官兵受到了當地官員和商人們熱情接待,對這些征服海洋的無畏勇士,表達了他們真摯的敬意。
齊國官兵軍容肅整,態度不卑不亢,禮貌中而又略帶靦腆,尤其是帶隊的幾名軍官學識豐富,對歐洲國家和人文均有一定了解,充分顯示出他們是來自一個高度文明的國家,與那些愚昧和無知土著,是截然不同的。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這些來自齊國的海軍官兵和紳士們都不是主的子民。儘管其中還有數名歐裔船員,但似乎對主的歸屬,已然沒有那般虔誠了。
不過,這些齊國人在宗教上方面,似乎表現的非常包容,對天主也表達了他們應有的尊重。聽說,他們最早還都是屬於那個富庶而強大的明國人,因為戰亂和飢餓而先後移民到那個偏僻的漢洲大陸,繼而成為齊國的子民,效忠他們的國王。
他們的國家有許多城市和村鎮,也有很多有工廠和農田,當然,也有王國勤勉的官員和暴力的軍隊。總得說來,居於漢洲大陸的齊國應該與葡萄牙一樣,同樣是一個文明的國家。
當一名來自累西腓的中校軍官與齊國的海軍軍官交流,如何針對處於棕櫚叢林地區的帕爾馬雷斯黑人暴動問題時,他們給出了一條非常高明的建議,“囚籠策略”。
即,在黑人暴動地區的關鍵要點和主要對外通道附近,以大路為柱,以小道路為鏈,以堡壘為鎖,輔之以封鎖溝、封鎖牆,從殖民據點向黑人暴動區構成網狀囚籠,對黑人武裝壓縮包圍。其戰略意圖就是要束縛黑人武裝的機動性,同時輔以精銳小隊奇襲,消滅和摧毀黑人根據地。
看得出來,齊國人針對這種奴隸或者土著暴動的清剿,非常得心應手,一定是經歷過許多實戰,最終才能總結出這種具體而又高效的作戰策略。
當齊國學者向當地的殖民官員詢問,可否在巴西引進一些當地特有的物種,以便帶回漢洲本土進行移栽和種植,擴大漢洲的物種品類。
對於這個要求,里約熱內盧的市政官員們欣然同意。漢洲大陸距離巴西實在太遙遠了,即使能從巴西引進一些稀有物種,比如珍貴的當地紅木,或者馬德拉群島移植來的甘蔗,難道他們還能以此與我們展開競爭嗎?
要知道,早期,因為葡萄牙國小力薄,無力對這麼龐大的一塊殖民地進行強力的控制和開發,而且巴西也無貴金屬出產和眾多的印第安人可供掠奪,因此對巴西的開發並不積極,只是大規模的掠奪巴西紅木。後來,隨著移民漸漸增多,開始建設甘蔗種植園,從事糖類貿易,才稍稍有些起色。但整個巴西地區,工業卻非常落後,基本上被來自歐洲的英法荷等國家商品所壟斷。
葡萄牙人聽到齊國提出想要那種印第安人稱之為“會哭泣的樹”時,不由驚訝萬分。想不到,這些來自數萬裡之外的漢洲人竟然還知道這種奇特的樹木。
不過,他們遺憾地告知漢洲人,這種“會哭泣的樹”生長在巴西內陸深處的亞馬孫地區,當地的印第安人叫它“赫維”,只是偶爾有教會的神父接觸過這種樹木,但尚未得知有人移栽到沿海地區。
齊國探索艦隊在里約熱內盧停留休整了半個月,隨後在3月10日,在當地市政官員和眾多商人的歡送下,駛離港口,掉頭南下,準備進入南緯西風帶,經好望角,返回漢洲本土。
1635漢風再起 /info989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