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曲折的對日關係(第2/2頁)
章節報錯
“諸位大人,請聽我解釋此間緣由。”田修宏說道:“幕府本來是對我齊國數次扶助挽救明國,漸漸轉變了態度,報以特別的好感。但是,近幾年來,在日本發生了幾件比較大的事,有數個地方大名和奉行向幕府申告,說我齊國暗中做出了敵對日本國的數起行為,隱然是在挑釁幕府的最高權威。”
“我們齊國做了什麼事,惹得幕府和地方大名不滿?”紀常榮好奇地問道。
“數年前,日本北方的松前藩向幕府將軍申告和求援,說我齊國艦船幫著明國轉運無數移民至蝦夷地,嚴重侵犯了松前藩的領地。而且,這幾年,還發生了數起我齊國海軍戰船炮擊了松前藩漁船的事件。”
《最初進化》
“蝦夷地?就是原登來永初朝廷控制的雲州?”
“正是此地。”
“繼續說。”
“在三年前,耽羅島上的明國官員,因為有三艘移民船在對馬島海域遭到日本海盜襲擊,便派了代表前往長崎,透過當地的奉行,向幕府將軍發出了質詢文書,可能是言語激烈了一點,被幕府將軍斥退。在這種情況下,耽羅島上的明國軍隊在我齊國數艘戰船的掩護下,悍然攻入了對馬島,斃傷一百餘,還俘虜了對馬藩官員和武士七百餘人。雖然,最後將對馬藩宗氏以下眾多官員盡數釋放,但還是以海盜的名義,斬殺了三百多名對馬藩武士和平民。”
“想不到耽羅島上的明軍倒是有種!”隨行的一名軍官笑著說道。
“長官,明軍此舉是……有種,但這次軍事行動也激怒了幕府。”田修宏苦笑道:“幕府為此特地下令長崎奉行,將明國的特許貿易船隻數量直接削減了一半,併發文明國政府,要求針對對馬島事件給予道歉和賠償。”
“幕府將文書發給誰了?該不會是給福建的鄭芝龍了吧?……那他可遭受了無妄之災!”紀常榮啞然失笑。
“大人所料極是,確實是發文與福建的鄭芝龍。”田修宏恭敬地說道:“去年,鄭芝龍派了代表至長崎,說對馬島事件乃我齊國勾連耽羅島上的散兵所為,一切皆與福建無涉,請求幕府恢復曾經的特許貿易船隻數量。”
“這鄭芝龍倒是毫不見外,將這口鍋直接甩給我們齊國。”紀常榮搖頭苦笑道。
“確實如此。”田修宏點頭說道:“幕府輔政的幾位大人以為我齊國使團此次前來日本,是特意為蝦夷地和對馬島兩事,正式向幕府做出解釋說明,並予以道歉和賠償。卻未料到……”
“卻未料到,我們在面見那幾位大老和老中時,對這兩件事隻字未提,反而想要和人家建立正式外交關係,進行友好通商。”紀常榮不由皺起眉頭,“看來,我們此番行徑,在幕府眼中,說不定就會讓他們誤以為是自大狂妄的態度。”
“大人,幕府幾位輔政大人和不少官員,其實對我們在琉球和島津氏做的走私貿易,是有所耳聞的。”田修宏說道:“不過,因為從我齊國輸入的各類五金工具、鐵質農具、砂糖、木材、鋼條、鯨油、肥皂等商品,實用性強,需求量大,可有效填補日本國內市場,所以便採取了默許的態度。不過,此舉畢竟有些上不了檯面,使得幕府上下認為我們齊國行事……有些偏頗。”
“行事偏頗?”紀常榮聞言,頓時有些無語,估計在幕府眼中,我齊國做的貿易走私行為,恐怕不止是“偏頗”,多半會認定此舉乃投機之不端行徑。
“若是要完成與幕府建立正式的外交和商貿關係的目標,我們必須要對蝦夷地和對馬島事件,以及琉球的貿易走私行為,向幕府做出解釋說明,甚至還要進行道歉賠償。可這種行為,並不在內閣的授權範圍內呀!”一名鴻臚寺行人司的官員說道。
“輕易向日本低頭認錯,此舉有辱我大齊王國尊嚴,萬萬不可!”
“既然被幕府所嫌棄和輕視,這正式的外交和商貿關係不建立也罷。待以後尋到機會,好好教訓他們一頓!”一名隨行的護衛軍官叫囂道。
紀常榮微微嘆了一口氣,本以為憑藉與日本同為東方文化沐浴下的親近關係,可以輕而易舉地與之建立正式外交聯絡,並能進行友好的商貿往來。卻未料到,其中竟然摻雜瞭如此多的事務紛爭。
兩年前,原鴻臚寺少卿黃子加透過一番斡旋,圓滿地完成了齊國與印度莫臥兒帝國之間建立正式外交和商貿關係的重大任務,還使齊國的印度商社被獲准在印度西北沿海地區獨立建立商館,憑藉此功勞,他也擢拔為鴻臚寺右卿,佔據了齊國外交部門的第二把交椅。
聽說,以潘其風為總理的這一屆政府在年底後,大部分將會退出內閣,鴻臚寺左卿蔣汝良亦會轉任地方或者海外領地,那麼包括鴻臚寺在內的各個政府部門就會空出大量的職位。試問,但凡有點追求的官員,如何不會就此產生一點想法?
紀常榮從本土出發,來到日本時,躊躇滿志,就曾想著憑藉與日本這個千萬人口大國建立外交和商貿關係的成就,可以順利地升遷至鴻臚寺右卿。
如今看來,這個目標恐怕在短期內,是難以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