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風起(續)(第2/2頁)
章節報錯
次日,齊軍一邊著令民夫拖拽火炮至城下,準備強攻肇慶城,一邊讓兩名來自廣州的鄭軍俘虜進城去勸降守軍。
待正午時分,兩名勸降的鄭軍俘虜出城告知,因守城將領和部分官兵家屬皆在福建,不敢未戰即降,否則可能禍及家人。
帶隊的第四陸戰營長石廣漢一聽,頓時樂了。“不敢未戰即降”,那就是要先打兩下,然後你們是不是就該力戰不敵,繼而“被迫投降”?
十餘年的潛在盟友關係,鄭齊兩家彼此雙方人員交流甚廣,移民船隊往來大明時,也會經常停靠泉州、中左所等鄭氏轄地進行一番補給休整。許多鄭軍將領和齊國水師軍官也曾一起喝過酒,吃過席,甚至一塊逛過窯子,多少有些交情。
今年一月,鄭芝龍突然降清,並出動大批艦船突襲廣州齊國艦隊,使得兩家關係瞬間變成敵對。待五月齊國彙集了主力艦隊,開始打擊和削弱鄭氏水師。不過,在交戰過程中,齊國水師官兵並沒有對鄭軍下死手,只要鄭氏艦船上的官兵主動投降,一般都會獲得齊軍的優待。
此前鄭齊雙方友好合作時,齊國就對鄭軍旗下的數萬水手饞涎欲滴,時不時地挖些牆角,偷偷招攬一些鄭氏水手。如今,與鄭軍作戰,齊國水師除了要極力削弱鄭芝龍的海上力量外,還有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全力收編鄭氏的水手,以補充和擴大齊國的海軍隊伍。
至於鄭軍的陸師官兵,齊國並沒放在眼裡。廣州一戰,數千人在齊軍勐烈的炮火轟塌城牆後,立時喪失戰鬥**,紛紛跪地請降。
那麼這個小小的肇慶城,恐怕也難擋齊軍的進攻。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肇慶城中的鄭軍卻根本沒有投降的打算,反而抵抗得異常頑強。他們利用此前明軍留下的火炮,與城外齊軍展開對轟。雖然炮火不甚勐烈,但也讓齊軍試圖直接轟開城門快速破城的計劃根本無法實現。
攻城戰鬥進行了一天,齊軍除了將城牆轟開幾道細小的裂縫,未取得更大的戰果,反而使得炮兵傷亡十餘人。這令齊軍上下在驚訝之餘,也是惱怒萬分。
若是尚可喜等清軍主力在廣西被李定國擊敗,說不定這個時候正在往肇慶的方向逃竄。不能攻佔此城,那麼清軍就能順利地從肇慶往東北方向撤退,走四會、清遠,至韶州,最後退回江西。
“明日再從船上卸下幾門重炮。”石廣漢憤憤地說道:“明日,誓要將肇慶城牆轟塌,讓鄭軍曉得俺們齊**隊的厲害!奶奶的,南京、廣州等大城都讓俺們攻下來了,在這小小的肇慶城下,還會讓俺們吃癟不成?”
“營長,城中鄭軍防守頗有章法,領兵的將領有些門道。……咱們還是謹慎一點為好。”一名戰術參謀提醒道。
“俺曉得。”石廣漢看著遠處肇慶城,若有所思地說道:“城中守軍將領叫施琅,是近幾年來鄭軍竄得最快的將領之一。聽說,十幾年前攻臺灣荷蘭據點的時候,他就表現得非常亮眼,讓鄭軍第一時間攻下赤嵌城,取得了穩固的立足點,為最後全取臺灣立下頭功。此人打仗善於用奇,還喜歡弄險。你說,到了晚上,他會不會偷偷摸出城來,對我們發動一次夜襲?”
“營長,我這就去安排!”那名戰術參謀聞言,頓時心領神會。
10月26日,夜,肇慶城守軍主將施琅遣七百精兵,夜襲城外齊軍大營。但遭到齊軍的精心設伏,幾乎全軍覆沒。肇慶城隨即全城警戒,防備齊軍趁勢攻城。
然而,擊滅來襲鄭軍後,齊軍並未趁勢發起攻擊,而是好整以暇地繼續安守大營,養精蓄銳。
10月27日,齊軍集中十門火炮,密集轟擊肇慶東城,至傍晚六點,此前遭到清軍破壞嚴重的東城一段城牆出現垮塌。齊軍指揮官石廣漢遂命令忠義軍發起突擊,攻入城中。
待夜幕降臨時,齊軍基本清除鄭軍的反擊。然而,令人失望的是,鄭軍主將施琅趁著夜色,逃出肇慶,不知所蹤。
10月29日,清軍韶州總兵馬光明部聞之肇慶城破,立即置羅定州李元胤部明軍不顧,往高州逃去。
11月1日,清軍尚可喜、耿繼茂所部清軍三千餘陸續出現在肇慶城下,整個隊伍輜重皆失,軍械也丟棄毀損近半。
在看到肇慶城頭幾面飄揚的赤色黃龍旗和黑衣軍時,清軍上下均露出絕望的神情。
別說城中駐守的是令清軍最為忌憚的齊**隊,就是普通的一千多明軍,也足以讓狼狽逃竄至此的清軍束手無策。沒有輜重補給,更沒有攻城器械,而且師老兵疲,軍械不足,如何能跨過肇慶城。
難不成,又鑽深山老林,逃往江西?若如此,/info989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