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年8月30日,下午四點。

升龍城中的大規模抵抗已經停止了,大越國黎朝的清都王鄭枇在城池剛剛被攻破時,便在數百禁衛保護下,裹挾著黎真宗逃出了升龍城,往清化而去。

齊軍因為兵少,並未追擊,在擊破了數隊有組織的安南軍隊反擊後,迅速衝入城中,控制各個主要府庫和官廳,同時派出隨軍的安南民壯在城中曉諭百姓,要求所有人等禁止出門,各坊間更不能聚眾喧譁,否則將進行無差別地攻擊和屠滅。

,搜尋升龍城附近所有船隻,越多越好;

二,清除城中潛在抵抗,收繳投降安南士卒所有兵刃,全部關押至軍營,每天只給他們提供一頓飯食;

三,將城中未逃脫的安南官員全部集中看管,若無反抗或串聯行為,勿要傷害;

四,讓憲兵隊巡視城中,稍稍約束一下那些自救軍行為,勿要太過;

五,徵集安南民壯,現在就開始整理打包和搬運那些需要帶走的的物資和金銀;

六,將破壞的椰市門用巨石雜物徹底封死,其餘城門禁止任何人出入。

牛虎帶著一行軍官急步朝升龍城皇宮走去,同時向隨行作戰參謀下達一連串命令,以整頓恢復城中秩序,同時也為搜刮城中物資,防備安南援軍做好應對準備。

“團長,那個安南國王如何處理”另一名作戰參謀問道。

先關著吧,莫要難為他。”牛虎想了想,然後說道:“雖然只是一個被廢的國王,

但人家好歹也是被大明冊封過的。”

作戰參謀所說的安南國王,是在五年前因不滿被鄭枇擺佈,而口出生怨言被迫退位的黎神宗,在鄭枇的操弄下,無奈將安南國王禪位給兒子黎真宗。

鄭枇逃得匆忙,只來得及將黎真宗和十數位重要臣子及家眷帶走,一時間竟然將這位被他廢黜的黎神宗給落在了升龍城一處偏僻的莊園中,讓搜尋到此的一隊鄉兵給捕獲。

“團長,我們是不是將這個安南國王帶回南平,說不定以後有大用。”隨軍高階參謀賀雲鋒突然說道:“歷代安南國王都要經過大明的冊封,據說現在那個在位的國王未曾報給大明,就擅自繼位了。在國內的話,可以說是名不正言不順。

黎神宗是在1643年被鄭枇廢黜,然後讓黎真宗繼位,正準備要在第二年報送給大明,請求冊封時,卻未料到,使者還沒到北京,李自成就攻破了京城,崇禎帝身死。後來,雖然弘光、永初先後繼統大明,但在建奴的洶湧的攻勢下,要麼覆滅,要麼岌岌可危,安南人便將請求冊封的使者撤了回來,準備等大陸局勢徹底明朗了,再向北方新的政權稱臣納貢。

而賀雲鋒所說的安南歷代國王都要經過大明冊封,是有一定淵源和典故的,更是周邊藩屬國與大明建立宗藩關係的首要條件之一。

在1428年,越人黎利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獨立”戰爭,迫使大明退出了安南境內,又將陳朝傀儡帝王陳暠給弄死了,然後正式即位稱帝,改年號順天,建號大越,定都東京。

黎氏建國後,第一要務自然是趕緊和北邊的大明帝國重新確立宗藩關係。不過黎利到底是駁過大明宣德皇帝面子的仇人,年輕的宣德皇帝自然不會讓他順順當當地如願以償。

於是,明廷反覆強調立陳氏後裔為王,並且交還戰爭中遺散的大明軍民。黎利只得三番五次遣使入明辯解“陳氏子孫無見存,及所獲明人官吏軍人並軍器,並已送還。無有拘留監藏者。

宣德帝也知道這是騙鬼的套話,“此辭未可虛信,更當索之。

老黎同志怕遲遲得不到明廷冊封,名不正言不順,國內人心不服,日久生變。只得咬牙跺腳,一拍大腿,於宣德五年再次遣使入京稱,陳家後人是真沒有了,您要的滯留在越南的大明人嘛。我們又仔細地盤查下來“除已死傷外,止存軍官二百八十人,民官有吏一百五十七人,旗軍一萬五千一百七十人,馬一千二百匹。我們包吃包住、好吃好喝、提供車船、敲鑼打鼓、禮送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