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8年6月15日,帝汶島,鎮海。

帝汶島大總管羅子維站在城中高高的鐘樓上,俯視著整個城市,不論是城中的官衙、民居工坊,還是下面所有人,包括漢人和土人,全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截止到今年三月,齊國據有的帝汶島地區,已經擁有人口一萬七千六百餘,牢牢的控制著這座島嶼的沿海要地,而其境內的兩個土人王國早已名存實亡,僅僅充當著齊國強徵該島眾多勞力的工具。

下個月,羅子維就將卸任帝汶島大總管的職位,轉而改任本土東部地區大興府知府。至於接任本地大總管職位的人選,從建業城傳來的小道訊息,似乎暫定為雲陽知府胡平江。

由於最近幾年,齊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存在不少摩擦,大明,印度,安南,望加錫葡萄牙人,以及南洋明人移民問題,雙方之間齷齪不斷,大有再次發生激烈對峙的機率,就是爆發戰爭,那也也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帝汶島所處的戰略地位,對齊國而言,又顯得非常重要,南面對著荷蘭人的香料群島,西邊對著荷蘭人的統治核心勢力範圍爪哇島,而且,帝汶島西半個地區,還有古邦、歐庫西、託伊內克、巴拉泰等數個荷蘭據點。

可以說,帝汶島就相當於齊國本土外圍第一道防線,也是攻擊荷蘭東印度公司前出基地,更是重要的糧食、木材供應地。

胡平江調至帝汶島,可能就是考慮到他十餘年前曾經主事新生島的履歷。那時,新生島面對廣南國兩次入侵以及荷蘭人的持續封鎖,胡平江均表現的應對有據,遊刃有餘。

如今,面臨荷蘭人愈發的不“友善”行為,齊國已經開始為戰爭而做提前部署。

鎮海城中正在興建大量倉儲設施,除了囤集必要的武器彈藥,還在加大儲備各類生活物資。雖然,半年前,整個帝汶島遭遇了兩場巨大的颱風襲擊,幾乎摧毀了近半農田的收成,人員物資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損。

但帝汶島總管區各級官員迅速做出積極應對,對轄下民眾和數萬土人進行全面動員,除了搶險救災,及時補種下一季作物,還在毀損的農田中栽種大量土豆、紅薯等過渡糧食作物,以免造成糧食短缺。整體而言,兩場颱風襲擊,雖對本地有影響,但不至有損民生。

聽說漢洲本土的北部和東部地區分別遭受了旱災和洪澇災害,糧食作物出現減產甚至絕收的情況。但羅子維對此也沒過多擔心,因為漢洲本土的糧食庫存至少能維持六到八個月的供應,足以捱到下一季的糧食收穫。但若是將國中民眾的個人儲備也計算其中,更是能維持近一年的糧食供應。更何況,齊國目前外出貿易的商船從南洋、安南、呂宋,乃至印度,都會受命運回大量的糧食。

大明那種受災後產生的無數餓殍遍野饑民無數的現象,定然不會在漢洲出現。

而作為齊國高層官員,羅子維更是深知,齊國目前正在利用這次受災情況,以採購糧食為掩護,大肆囤集儲備各類戰備物資,為應對可能發生的第二次漢荷戰爭,做著積極準備。

對於打仗,羅子維現在已經並不排斥了,反而認為該與荷蘭人再打一仗,讓他們對齊國保持應有的尊重。

雖然十年前與荷蘭打過一次,但這些夷人明顯並不服氣,認為齊國根本不敢正面對決,完全是靠著海上游擊和頻頻偷襲,才使得荷蘭人損失嚴重,最後不得不與齊國達成和平。在這些夷人眼裡,齊國跟南洋地區的土邦王國是一樣的,無非就是實力略強一點,發展水平要高一點。

那麼,就有必要與荷蘭人再打一仗,讓他們可以清醒一點,我大齊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土邦小國。逐鹿中原挽救神州,可能做不到,但要打你一個西洋殖民公司,確立我大齊在本地區強國地位,那還是有些把握的。

“大人!”鎮海指揮使古三平上到鐘樓來,朝羅子維躬身施禮道:“碼頭船隻已經備好,可隨時出航。”

“嗯。”羅子維點點頭,轉頭看著古三平,“我巡視總管區各地防務,此間所有事務就有勞近之了。

“大人放心,卑職於鎮海定會逐項完成大人交辦事務。”古三平恭聲說道。

“鎮海在十年前就已屬堅城,加之這些年不斷建設,城防更甚以前,荷人若不想作死,是不會再攻此地。”羅子維伸手指了指下面的城市,“但此間是我齊國未來攻略南洋之前出基地,地位極為重要,大戰一起,務必要做好一切後勤保障。

“新任總管預計7月抵達此地,你更是需小心謹慎,勿要生出紕漏,惹得他心中不快。聽說,這位胡總管當年可是在新生島殺的安南人血流成河,面對荷人艦隊封鎖,也能硬抗而不失我大齊之威。並且,他還是最早從龍的元老,近之在其管下,當盡心從事。”

“卑職謹記大人教誨。”古三平抱拳說道。

羅子維點點頭,隨即與古三平下了鐘樓,朝碼頭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