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齊國探索艦隊在極樂島停留兩日後,繼續往東行駛。他們在停留期間,對附近區域進行了簡單探查,未發現當地土著,但有兇猛的袋狼出沒,並試圖襲擊在岸邊宿營的艦隊官兵,被眾人以火槍斃殺三四隻,剩下的逃入林中。

正午時分,艦隊副指揮官陸祖生小心捧著航海天文鐘,然後將其開啟,看到鐘表盤上的各個指標均正常地行走著,不由送了一口氣,他還真擔心,因風浪引起的船隻顛簸,會造成這座航海天文鐘出現故障。

航海天文鐘,又稱精密鍾,後世發明於17世紀後半葉,利用獨立準確計時的航海鍾記錄所在的本初子午線處的時間,進而與船隻所在位置的正午時間對照,透過時差與經度差的關係測算船隻所在的經度。

而在這個時期,在齊天的提示和啟發下,黑山工業研究院透過數年的摸索和校對,齊國已提前將這種可定位船隻所處經度的航海儀器製作出來,並用於實際海上航行當中,極大的提升了齊國艦船的航海定位技術。

陸祖生眯著眼睛,不斷地觀察著正午的太陽,並不時地對照航海天文鐘所處的時間,然後拿出紙和筆,開始計算船隻所處的經度。

旁邊的董鳳山看著陸祖生的操作,心中感慨不已。原本以為航行於大海之上,只要操船技術經驗豐富,再配備老祖宗用的指南羅盤、阿拉伯人傳過來的星盤和奧斯曼人傳來的象限儀,就足夠馳騁於無盡的海洋。

但某一次聽得齊天閒聊航海技術的發展,說以後的航海工具會越來越多,定位儀器也是越來越精密,什麼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會有什麼八分儀、六分儀,經線儀,甚至還有一些如同是傳說中的依靠天上指示方向等等諸如此類的。而這些,將會極大的便利未來的航海事業的發展,更加會促進和提升航海技術

現在船上好些新出來的東西,他不是很懂,更不會像陸祖生這般會根據儀器來計算所處船隻的位置。因而,他決定,在此次探索活動結束後,將更多的機會讓給這些正在成長的年輕人,他們才是齊國的未來。

“如何”看到陸祖生收起了航海天文鐘和象限儀,董鳳山輕聲問道。

“若是那個荷蘭人記錄準確的話,我們按照這個方向和速度行駛,大概八到十天就能發現那兩座大島。”陸祖生答道。

“那得靠老天保佑俺們能順風順水吧。”董鳳山笑著說道:“好了,你先去休息吧,晚上過來換我。

“行,我先回去將昨日的航海日誌寫了。”陸祖生沒有推辭,轉身回到船長室。

“11月10日,晴天。

”船隊離開極樂島,藉助強勁的西風,一路朝東行駛,因順風,航行速度極快,白日預計行駛一百二十餘里,夜間為了安全,收起了一面副帆,但估計也行駛了八十餘里。

船隊上的官兵士氣非常高,認為按照既定的航線,肯定可以圓滿的完成此次探索行動,那時,等待眾人的又將是一個愜意月餘假期。

11月11日,晴天。

雖然天氣極好,但風浪極大,整艘船彷彿被海浪不時地拋上雲端,然後又狠狠地砸下來。甲板上已經很危險了,操帆手和觀察手均用繩索將自己捆在桅杆或者船舷上,避免落水。

而身處桅杆上嘹望手,卻是比較神經大條,在每一次海浪湧來時,他會在上面興奮大喊一聲,飛起來!讓船上的眾多兄弟們咒罵不已。

天空飛過的鳥兒已經不再有了,這說明我們已經處在大海深處,周圍數百里範圍內,是不存在任何陸地和島嶼。有的,是無盡波浪滔天的海洋。

11月12日,陰天。

今日天空多了許多烏雲,遮蔽了太陽,這對我們所使用的航海天文鐘造成了一點困擾。但,好在我們還有指南羅盤、象限儀和星盤。仔細對校了船隻所處的方位,發現我們的航向有些偏南,隨即報告給提督大人,對船隊進行了航向調整。

下午,海面風浪驟起,其勢超過整個航行中迄今所遇到的任何一次風浪。提督大人命令船隊暫時降下所有風帆,以減緩速度。

然而,不幸的是,落帆時,一名兄弟可能是捆紮的保險繩未繫緊,被狠狠地摔倒在船舷處,若非有人將他死死抱住,說不定就會落水。但整個人已被摔得頭破血流,不省人事。事後隨船醫官檢視後,發現這個可憐的傢伙胳膊摔斷了,腳踝也骨折,可能會留下殘疾。

11月13日,雨。

在清晨時分,我們失去了“風行1號”的蹤影,可能是昨晚的暴風將它吹離了我們的視線之外。而令提督大人擔心的是,天上下雨了,不斷襲來的風浪,密集的雨柱,可能會讓我們尋找同伴,變得異常苦難。

希望它一切平安吧。

午後時分,雨水停歇,空氣新鮮怡人,緊張了一天的官兵逐漸放鬆下來。甚至還有幾個水手,見船隻附近有許多游魚,灑下漁網,捕殺了幾條。不過,這種行駛狀態和天氣下,恐怕非常不適合他們做一頓美味的魚湯。

11月14日,晴天

今日風浪明顯小了許多,比起前些日子來說,可以算是風平浪靜了,這讓船上的官兵露出久未的笑容。

值得注意的是,在傍晚時,守夜星位於斗柄西側一邊,黎明時靠近斗柄東北下方。看來是一夜之間方位又向南偏移了三度線。隨即,在夜間調整方向,往西北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