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廷柱陷於掖縣,巴哈納敗回濟南,攝政王震怒。”李率泰說道:“本來巴哈納戰敗失地,應論死籍。念其功高,免死。但革世職,罷任,籍沒家產三分之二。若是肅親王在此無法破城,擒殺那個太子的話……”

耿仲明聽罷,立時明白了。攝政王多爾袞一直針對豪格,試圖以各種理由打壓制裁他。此次攻打登萊地區,以豪格為帥,若是無法擊敗此地抗清勢力,並且擒殺大明太子。多爾袞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肯定會削去豪格的部分勢力,乃至親王身份,將他徹底踢出大清權力層。

耿仲明想到此點,頓時覺得有些鬱悶。他本來是被調派至多鐸轄下,準備南下攻明的。但因為山西戰事遲遲未能結束,葉臣兵力有些不足(原有歷史時空,巴哈納和石廷柱帶兵從山東支援山西戰場),打得也就有些吃力,至今未攻破太原。所以,多鐸部主力仍舊停駐北京,待山西和山東戰場局勢演變的結果,再行出擊路線。因而,耿仲明部便臨時調配只山東戰場,先行平定此地局勢。

跟著豪格攻打山東、登萊,即使打了勝仗,也會被攝政王從中挑刺,封賞必然會大打折扣。若是戰局不利,自己也會跟著倒黴。

大明登萊總兵官蔣永銳站在城牆望樓上,看著遠處那些密密麻麻地建奴軍隊忙碌地正在紮營立寨,他便知道,今日建奴應該不會立時發起攻城。

目前,城**有大明新近成立的登萊鎮官兵四千餘人,齊國組織的自救軍兩千餘,長山島鄉兵三百餘人,守軍共計六千五百人。雖然人數不到城外建奴大軍的三成,但卻配備了火炮四十餘門,火槍八百餘支,更兼之碼頭停駐的炮艦六艘,使得火力極為強大。

雖然齊國經制軍伍未在城中,駐於長山島上另有安排,但蔣永銳對於守住蓬萊縣城,是非常有信心。整個縣城自七月開始,利用數萬饑民,對整座城池進行大範圍的擴建加固。根據齊國人的指導,在原來的城防基礎上,新建了七八座小型稜形堡壘,分列於城池附近。各個堡壘之間,以及與主城均形成掎角之勢,不留任何火力死角。上面廣佈大量火炮和滾木壘石各種防守器械,更難得的是,不少炮手均為齊國戰船上抽調而來,操炮經驗極其豐富。屆時,一定會給攻城的建奴留下深刻地教訓。…

“今夜需小心謹慎,防止建奴偷城!”蔣永銳轉頭朝自己的副將丘繼良囑咐道:“另外,城中四門從今日起,禁止任何無關人等靠近。違者,格殺勿論!”

“遵命,將軍!”丘繼良拱手大聲應諾道。

“城外建奴軍隊人數雖然多,但必不能持久。”蔣永銳見城頭守軍臉上均顯出一絲懼意,遂大聲地說道:“從萊州到登州,數百里範圍內的府縣鄉鎮,均已堅壁清野。建奴這數萬人聚集於此,每日消耗巨大,若三五天之內,未能破我蓬萊縣。恐怕不需我等出城與之決戰,彼輩已然自潰散去。”

“我蓬萊城防嚴密,火器眾多,更有齊國炮艦於海邊策應。莫說三五日建奴想破此城,就是給建奴一年時間,亦未能動搖我蓬萊縣絲毫!數月前,我等曾在掖縣重建立奴,俘殺萬餘。今日,我登萊鎮官兵定將予建奴再次重創。太子有言,守住登萊,擊破建奴,功名利祿盡與諸位。此戰,我大明必勝!”

“必勝!”

“大明萬勝!”

“大明萬勝!……”

“大人,士氣可用呀!”副將丘繼良神情激動地說道。

“嗯,只要能在未來一個月抗住建奴的攻城,並將這蓬萊縣城守住了,咱們又可多得數千可戰之兵!”蔣永銳點頭說道。

“建奴可會在城下持久?”

“若是建奴發起狠來,舉山東之力,還是勉強可以支應這城下數萬建奴大軍。”蔣永銳說道:“不過若是那樣的話,山東其他諸路府縣,可能就會餓死很多人。”

“那齊**隊……”

“他們自然不會輕易讓建奴獲得物資補給。”蔣永銳轉頭看向海邊的幾艘炮艦,“他們必然會借舟船之利,頻繁襲擾建奴於身後。要知道,建奴的補給線可是很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