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兵鋒(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俺們現在這點力量,如何敢帶兵威逼朝鮮王京,顛覆他們的在任國王?”待那些朝鮮罪官被帶走安置後,牛虎笑著搖頭說道:“俺只是覺得,朝鮮人既然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以後說不定就可以讓我以此利用一番。當務之急,俺們是要先多弄些糧食, 並且能稍稍穩定一下山東沿海的局勢,為俺們以後持續移民奠定基礎。”
“牛團長這是老成之言,也是俺們目前最需著手的事務。”齊大江點頭說道:“這幾日,你們先將島上梳理一番,俺先帶著兩艘戰船往朝鮮,掃蕩沿海朝鮮水師。估摸著十餘日後, 待俺們的援兵來了, 俺再返回濟州,然後擇一處要地, 劫些糧食布帛,運回長山島。那些放出來的朝鮮犯官瞧著與他們國王不是很對付,在這島上,你們不妨多加利用他們,來管理濟州的一些事物。”
眾人點頭應諾。
6月25日,齊國兩艘戰船在濟州島附近截獲四艘朝鮮運糧船,擊沉一艘,俘獲兩艘,剩下一艘逃回朝鮮沿海港口。
6月27日,齊國艦船於朝鮮珍島郡附近遇到三艘朝鮮水師龜船,擊沉一艘, 俘獲兩艘。
6月30日, 齊國艦船於新安郡附近海域, 俘獲兩艘朝鮮運鹽船(新安郡為朝鮮最為重要的海鹽產地)。
7月1日,齊國艦船在朝鮮泰安附近擊沉兩艘朝鮮水師戰船, 俘獲一艘, 餘者數艘皆逃往內河碼頭躲避。
7月3日,齊國艦船駛近仁川都護府(今韓國仁川市)永宗島,截獲三艘朝鮮商船,盡俘之。
7月4日,齊國艦船闖入仁川都護府碼頭,將其中數艘朝鮮水師龜船擊沉擊傷後,隨後掉頭駛離。
7月8日,估算著長山島援兵已至,齊大江不再耽擱,直接回返濟州島。
在濟州島上,十餘艘齊國大小艦船已在此停靠兩日,長山島不僅將一千自救軍給派了來,還順手將大明新軍一部千餘人也送了過來。同時,也帶來了大明最新的訊息。
一個月前,李自成在山海關大敗,然後被建奴和吳三桂的關寧軍一路追殺,北京城也沒要,匆匆在紫禁城過了一把皇帝癮,然後帶著人往西邊不停地跑,據說已退入山西境內。
南京那邊立了福王為大明新的皇帝,並呼籲已進入北京的建奴一起共伐流賊,為君父報仇。
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全境大亂,曾降服於大順政權的各地官紳,在聞知李自成敗出北京,逃往山西后,紛紛反攻倒算,襲殺大順官員和軍伍。
山東各地“反正”官紳派人至登萊地區(天啟元年山東巡撫分離出登萊巡撫,登州和萊州二府從屬),遊說當地官紳,共建鄉兵團練,出兵擊殺大順官員,驅逐郭升。
“登萊地區的官員如何做的?”齊大江皺眉問道。
“登州府所轄州縣,因為沒有大順官員和軍兵進入,對此並不熱心,只是著意保境安民。”長山島副指揮段烜說道:“不過萊州府那邊,因為昌邑縣和濰縣遭到大順官員和軍兵的侵擾,發生過拷餉追贓的事,故而已響應官紳號召,開始襲殺大順官員和軍伍。”
“這大順是樹倒猢猻散呀!”齊大江嘆道:“若照這樣發展下去,豈不是白白便宜了建奴。”
“嗯?”段烜有些不解,為何大明官紳反正,怎麼會便宜了建奴。即使現在建奴佔據了京畿之地,但大部分地方仍舊奉大明為主。
“哦,對了。”段烜突然想到了什麼,神色古怪地說道:“登萊地區的官員聽聞崇禎的太子和幾個小王爺、公主在長山島,他們在十幾天前聯袂登島前去拜見了。”
“情形如何?”齊大江問道:“你剛才好像說了,江南那邊立了一個新皇帝。如今,這個崇禎的太子,豈不是有些……,有些無法自處了。”
“大都督說的是。”段烜苦笑一聲,說道:“登萊兩地的官員拜見了太子後,立時就想起了南京那邊新立的皇帝。他們……,他們現在也是無法決斷。聽說,已派出數路報信使者前往南京報告此事。……那個太子聽聞南京另立新君,臉都氣白了,大罵南京那邊什麼僭越、謀逆、擅立……,還要發檄文,集天下兵馬,討伐南京篡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