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薩摩藩駐琉球的主事人植田芳雄正式與漢洲人會面,商談雙方於琉球島展開自由貿易的事務。

前兩年在琉球主事的家老橫田吉蔵對漢興島的漢洲人,表現得一直比較剋制,只要對方不覬覦琉球島,破壞薩摩藩對琉球實質控制的現狀,對於時常前來琉球島上的漢洲人,也會進行有限的貿易。各種五金工具、金屬製品、魚獲、糧食、棉麻布帛等商品,各取所需,貿易量雖不大,但也很好的滿足了雙方日常需求。

今年二月,橫田吉蔵被薩摩藩的藩主島津光久調回鹿兒島,主持開發新農田事務,以增加藩內的糧食需求。

新來主持琉球事務的家老植田芳雄為了應對日本鎖國後,薩摩藩日益嚴峻的財政危機,便開始逐步加大對琉球人的壓迫,試圖將琉球徹底變成薩摩藩的內臣,同時將島上不多的糧食盡數輸往鹿兒島。因而,在數月前,漢興島派船前來琉球貿易糧食時,他們才會斷然拒絕漢洲人入港,更不允許他們登陸貿易。

如今,漢興島上的漢洲人居然帶來了十艘炮艦前來,這令植田芳雄感到又驚又怒。數十年來,薩摩藩一直將琉球當做自己的禁臠,甚至是自己的內藩,並從其中每年獲得了大量的收益,根本不允許其他勢力前來染指。

但對於琉球作為大明的藩屬,薩摩藩並未斷絕這種關係。因為琉球與大明官方的朝貢貿易收入,他們薩摩藩可以其實際宗主的名義,再剝削一次。尤其是江戶幕府宣佈鎖國以後,薩摩藩便成為日本國內透過這種變相方式獲得國際貿易收入的唯一私藩。

要知道,幕府釋出鎖國令的期間,薩摩藩就徹底喪失了所有的對外貿易的利潤。為了擺脫困境,1640年,藩主島津光久命家老島津久通前往長野(今鹿兒島縣薩摩郡薩摩町永野)開發金山。

卻未想到,在今年四月,幕府得知後,嚴加干涉,責令其停止了金山的開採。薩摩藩不敢違抗,只能遵從幕府的命令。無奈之下,他便繼續加強對琉球的剝削,以維持薩摩藩的窘迫的財政。

“既然如此,你們薩摩藩就更應該開放琉球島的市場。”前來談判的佟春貴眼珠轉了轉,微笑著說道:“你要知道,我們大齊王國擁有數十艘大型遠洋商船,不僅可以將我大齊王國的各類商品運至此地進行貿易,還能將大明、朝鮮、安南、暹羅、柬埔寨、南洋等各地區的貨物販運至此。你們薩摩藩與我交易後,除了滿足自用,完全可以將這些貨物轉賣至日本國內,賺取一筆高額的差價。如此,豈不是對你我兩家都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嗎?”

植田芳雄聽罷,不由陷入了沉思。對面的漢洲人說得很有道理,若是僅憑琉球以朝貢大明的方式獲得貿易收入的話,不僅數量少,貨物也比較單一,利潤也很微薄。

但要將琉球作為自由貿易中轉地,販賣他們漢洲人運來的各地貨物,茲事體大,他一時也不敢自專。萬一由此引發了什麼不測之事,給藩主帶來了大麻煩,那自己唯有自裁謝罪了。

但漢洲人的十艘炮艦還停在琉球島海面上,自己還不能一口回絕對方,將這些蠻橫的漢洲人給惹急了,萬一在琉球引發了戰事,對方憑藉船堅炮利,打上島來,薩摩藩還真不敢保證自己在衝突中,能取得完全的勝利。

經過兩天的商談,薩摩藩主持琉球事務的家老植田芳雄答應,暫時對漢洲人開放琉球島市場,允許他們在島上自由貿易各種貨物,並以五萬兩白銀為限。但堅決不允許漢洲派駐武裝人員登島,並且還讓對方承諾,不得改變琉球現狀,禁止輸入武器與琉球王室和民間。

雖然薩摩藩對雙方之間的貿易有一定的限制,甚至還規定了一個貿易總額,但前來談判的齊國代表還是認可了這份粗粗簽訂的貿易協定。他們相信,隨著雙方貿易地深入,各種日本國內急需的商品湧入,薩摩藩只要嚐到甜頭,能賺取大量的貨物倒賣差價利潤,其自身也會突破各種貿易限制。

要知道,整個日本國內千萬人口規模,而幕府頒佈的鎖國令規定,只允許有限的國家地區(僅限大明和荷蘭東印度公司)停駐長崎進行貿易,並且所有外國人不得進入日本內地,僅能在長崎附近修建的一座人工島出島短暫逗留。

另外,德川幕府實行鎖國政策的主要目的,為禁止天主教傳播,防止商人富豪與幕府對立,鞏固幕藩體制。但還有一個深層次原因,就是為了制止了西南各藩利用海外貿易增強割據實力的傾向,鞏固德川幕府在全國的統治地位。

《仙木奇緣》

要不然,薩摩藩為何在將琉球實際控制在手裡後,並不斷絕琉球和大明的藩屬關係,他們需要從琉球這裡,間接獲得海外貿易的收益。

君不見對馬藩的宗氏與朝鮮、松前藩松前氏與蝦夷(北海道)的對外貿易,也是揹著幕府,將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因而,漢洲人可以非常肯定,一旦薩摩藩的島津氏嚐到了轉口貿易的好處,一定會不遺餘力地和漢洲人一起擴大在琉球島上的“自由貿易”,並輕鬆突破他們自己設定的各種限制。

第五十五章 琉球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