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章 建國稱王(第2/2頁)
章節報錯
“通告馬打蘭王國和萬丹王國,此前延續的武器交易不再進行,但漢洲會大量提供鐵質農具和各類金屬工具與他們。”
“今年移民到來,分配重點仍舊是漢洲東部地區。民政管理部門和移民部門篩選出的基層官員和屬吏,近期就可以安排坐船前往漢洲東部地區和威遠島了,要讓他們務必妥善安置到來的眾多移民。醫政部門要配合移民部做好移民的防疫工作,要盡最大可能,杜絕任何外來傳染病源進入漢洲本土和所屬海外領地。物資部要認真核實各個拓殖點的生產生活物資是否充裕,避免各地新進移民出現生活困頓情況。”
“成立外事部門,日常處理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事務,以及南洋各地土邦王國外交……”
漢洲統領府內,今年第一次軍民兩政聯席會議正在召開,齊天先對未來幾個月各項軍民兩政事務做出具體調整和安排,瞅了瞅下面在座的漢洲高層官員,似乎每個人神情都很激動,心下頗不以為然。漢洲目前只不過與荷蘭人打平了而已,若是以後漢洲發展強大起來,制霸南洋,爭雄列強,那他們又該是個什麼表情。
“大統領,我漢洲與荷人結束戰爭,那麼前期制定地相機拓殖漢洲西南的計劃,是否還要進行?”移民部尚書馮克義詢問道。
去年,漢洲偵得荷蘭東印度公司派出探索船隻前往漢洲西部和南部,當時為了防備荷蘭人染指漢洲大陸,齊天曾指示移民部制定漢洲西南部的拓殖計劃,並開始陸續興建若干補給點。如今,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承認漢洲完全獨享整個大陸,因此,馮克義覺得拓殖漢洲西南計劃可以緩行。因為探索船報告,漢洲西北和西部地區,適合建立補給點的地方不多,環境也不甚理想,遠不如漢洲東部地區。
“拓殖漢洲西南,計劃繼續進行,但節奏可以放慢。”齊天想了想,建業府地區的鐵礦和煤礦還能將就開發若干年,而且漢洲整個重工業規模也不是很大,可以緩緩推進到那邊,隨即說道:“計劃三年內,建立三到五個沿途補給點,五年左右,完成拓殖漢洲西南地區。”
“諸位,未來數月的事務安排,可還有其他疑問?”齊天掃了一眼在座的漢洲軍民兩政官員,希望他們能提出一些補充意見,而非自己強制安排所有工作事務。
漢洲初立不過六年,絕大部分官員都是原先跟著曹雄在登州叛亂水師官兵和軍戶,以及來自大明的落魄文人,或者因為天災人禍而破產的中小地主階層,還有一部分是曾經跟著齊天學習的半大少年長成後陸續進入軍民兩政系統。若是按照大明正統官場制度和環境來考量的話,他們幾乎都不具備一個合格官員的資格。
但漢洲是從一個據點,幾百人的規模,慢慢發展到如今擁眾七萬多,佔地數千裡,據點亦數十個,各種管理事務也是逐步增多,涉及範圍也是慢慢擴大。所有漢洲中高層官員也是在齊天的指導下,並透過各自潛心摸索,逐步學習和成長起來,用心管理著這個快速壯大的新生勢力。
齊天認為,漢洲是一個與大明,甚至與這個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是截然不同的地方。他希望這個新生勢力可以少走一些彎路,並且還能憑藉著他先知能力,抄襲後世幾個強國成功登頂世界巔峰的可取經驗。因而,他迫切期望漢洲的官員們能快速成長起來,盡力的去改變他們心中原有的侷限性思維,成為一個個具有自主精神的開拓者,領導者,帶領著漢洲快速發展。
“此次我漢洲與荷人消除戰彌,並簽署合議,雖然可喜,但卻其中仍有瑕瑜。”畢懋康見眾人目光閃爍,卻皆無語,不由出聲道:“荷人所依之東印度公司,由其本土執政授權可行使宣戰、締約、擴土、殖民等各項事務,雖無一國實體,但也為一國政權之衍生。可再觀我漢洲,據地千里,擁民數萬,卻無正式國體。如此,恐為荷人笑矣!”
嗯,這位老先生什麼意思?齊天有些疑惑地看著畢懋康。
“漢洲此時當為立國!”畢懋康看了看在座的官員,然後直視齊天,“漢洲既成一國,此後,無論與荷人交涉通聯,還是與南洋土邦王國合縱連橫,均能師出有名,以為憑持。大統領,你意如何?”
正式立國?就這七萬多的人口,也就是大明數縣人口,聽起來怎麼感覺像是個笑話。不過,當齊天看了一眼在座的官員,見他們全都表現出一副激動難奈的神情,立馬就明白過來,他們心裡恐怕是與畢懋康持同樣的想法。創立一個國家,意味著他們都將成為開國元勳,封妻廕子,富貴百年。
“大統領可是覺得我漢洲人口不豐,建國立制時機不到?”潘其風連忙說道:“要知道,這南洋眾多地區,有我漢洲七萬多人口的土邦王國可也不多。另外,今年移民船隊較往年可是多出了數艘,粗略估計,也能運回移民一萬三四,或許萬五也未可知。再加之我漢洲本土出生人口,旗下所民將達近九萬。若是算是土人(土著),人口更是破十萬。故,漢洲當以立國,大統領亦當稱王!”
“漢洲當以立國,大統領亦當稱王!”
“…立國!”
“…稱王!”
諾大的會議室裡,漢洲所有高層官員均起身,並朝齊天躬身施禮,齊聲呼道。
“立國?稱王?”齊天輕輕的念道。然後也站起身來,似笑非笑地瞧著在座的諸多漢洲高層官員。
“也好,那咱們就……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