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移民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1639年6月5日,齊大江率領的四艘戰船從新生島(今越南富國島)出發,準備經廣州、泉州返回漢興島(今日本宮古島)。同時,船上還裝運了六百餘廣南國俘虜和一百多隨軍工匠,需要運回漢洲本土,以做處理。幾個重要的礦場,或者蠻荒開拓地區,將是他們以後的歸宿。
6月6日,抵達占城,在其王城賓童龍停靠兩日,將一百枝燧發槍和兩門火炮,以及眾多繳獲的廣南軍器卸下。作為交換,熱情的占城人,往四艘戰船上足足裝了九百餘噸稻米。
6月10日,漢洲戰船抵達廣南國王城富春(今越南順化)附近河口,將所遇到的十餘艘廣南水師船隻擊沉數艘。隨後經河口逆流直上,停靠於河中,炮擊富春碼頭數十發炮彈,擊毀房屋及碼頭設施若******擊結束後,從船上丟下兩個廣南國低階武官於河中,讓其警告廣南王,勿要再來新生島自取其辱,否則,漢洲艦隊必將封鎖整個廣南國沿海,使其寸板不得下海。
看著揚長而去的漢洲艦隊,廣南王阮福瀾站在富春城樓上,一臉陰鬱。兩次敗於新生島,對整個廣南國上下造成了不小的震動。
北邊黎朝鄭氏人口眾多,兵甲齊備,向來以安南正朔自居,廣南國數十年來幾次大敗於對方,阮氏倒能以國小力弱為藉口掩飾一二。
如今,想立志成為地區霸主的廣南國,竟然會在一個幾千人的小島上,遭到兩次慘敗,前後兩任統帥被俘,六千餘大軍盡沒。這對於雄心萬丈並且想要有一番作為的廣南王阮福瀾,不啻為一個沉重打擊。
而且,這個所謂的漢洲小國,還派出大船,直駛富春王城河畔,炮擊城外碼頭和集鎮,赤果果地炫耀武力。但徒奈如何,廣南國水師全都是小船,無法在與其大船爭鋒。
廣南王阮福瀾含恨之下,立斬了那兩個被漢洲戰船放下來的兩個低階武官,罷免兵部、禮部、水師、北境都督府十餘官員。並責令新任禮部官員,速速與葡萄牙、荷蘭等西洋國家接觸,商討購買火器和大船事宜。
漢洲這等撮爾小國,無非是仗著火器犀利,舟船巨大而妄為逞兇。目下,先暫時忍一口氣,他日必然要攻滅那小島,覆亡漢洲,以血前恥。
6月16日,漢洲船隊到達廣州珠江口,捎上漢洲貨棧蒐羅的一百餘工匠、讀書人後,掉頭朝福建泉州而去。齊大江準備在那裡,將四艘戰船做一番維修和保養,以便拉運移民返回漢洲。
果然不出所料,抵達泉州後,在兩月前被漢洲俘虜的西班牙人悉數被鄭芝龍吞入肚中,全部打散補充到他眾多的陸師和水師軍隊當中。至於被漢洲在新生島收攏的六七十名鄭家水手,鄭芝龍方面也很有默契未曾言語。
張文琪站在漢興堡的望樓裡朝外觀看,營地外幾處臨時移民點,密密麻麻排布的都是組織饑民搭建的窩棚。這是漢洲第二次移民船隊帶來的山東、淮北兩地饑民,他們和第一批饑民分列營地的東西兩側。
第二批次的船隊足足帶來了一千六百多饑民,這還不包括路途中死亡的一百八十多人。三千多的饑民,瞬間使得小小的漢興堡倍感壓力。
前幾日,張文琪與羅汝成發生了一次激烈地爭吵。他要求立刻抽出三條船轉運饑民至中途島(今帛琉科羅爾島),或者直接運到通州堡(今巴布亞紐幾內亞馬諾誇裡市)。因為三千多的饑民,而且大多數還都是青壯年,這對於僅僅只有兩百多的陸戰隊士兵的彈壓,是存在一定風險的。
但羅汝成卻對此嗤之以鼻,這些饑民千里跋涉,從山東、河北、兩淮,好不容易才趕到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乞食,最長的已經待了半年之久,挨餓受凍,卻始終都沒有鬧過事。如今到了漢興島,每日有稀粥喝著,時不時地還能喝點魚湯,吃點魚肉,怎會在此生起鬧事的念頭。
算算日子,齊二統領他們應該從新生島返回,並帶回大量糧食,然後參加移民運輸任務。這不正好由他們轉運部分移民返回中途島,或者威遠島幾個中轉點。而羅汝成他們的五艘大船,則必須迅速返回大明,爭取再多拉一些移民回來。萬一以後情勢有變,豈不可惜。
張文琪卻擔心齊二統領那邊出現差池,無法短時間內返回漢興島,那又怎麼辦?三千多饑民一旦肚子有點吃的,肯定會因為即將要遠離大明,去一個未知的地方,定然產生恐慌心理,繼而生出不該有的想法。
羅汝成對於張文琪如此惡意揣測那些可憐的饑民,顯得很憤怒。他出生淮北,又在山東謀生,認為是非常瞭解這兩地的人,甚至可以拿自己的性命擔保,這些饑民肯定不會鬧事。畢竟,是漢洲用一塊塊餅子救了他們的命,而且還承諾以後會分房分地。
爭執不下,最後還是第二陸戰隊隊長李發德出來打圓場,說他一定會帶領兩百多陸戰隊士兵以和此地組織的鄉兵維護好這裡的一切,斷然保證不會出事。
張文琪雖然被迫同意了羅汝成帶領所有船隻繼續前往大明裝運饑民,但對於島上蜂擁而至的饑民,還是保持了足夠高的警惕。
他在漢興島的西南側六七公里處的海岸邊,又建設了一座新的營地,將第二次到來的饑民分出大半遷移過去。同時,將最早到來的一百餘廣東移民全部武裝起來,與第二陸戰隊士兵一起巡視兩處臨時營地,維持島上的生產生活秩序。至於漢興堡最為緊要的糧庫,更是看管的甚為緊要。
三千餘人,絕大部分都是青壯,而且這裡距離大明也不是很遠。這些饑民可能在餓得奄奄一息的時候,不會考慮未來會如何。但如今一旦吃飽了肚子,腦子裡會不會產生別的想法?這但凡要是讓這些饑民鬧個事,豈不是會讓這個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移民中轉點遭到破壞。
張文琪還是低估了大明移民的故土難離之情,但也高估了他們的反抗能力。
只過了不到十餘天,就有半數以上的大明饑民紛紛跑來漢興堡,向張文琪以及眾多陸戰隊士兵哀告,請求漢洲人不要將他們運到萬里之外的的漢洲大陸,而是就地安置在這個島上。因為對於他們來說,背井離鄉而被迫遠走海外,已然愧對祖宗先人了。
那麼為何不選擇一個距離大明比較近一點的地方,假以他日,自己或者後人還有機會返回大明,祭奠祖先。但若要去那萬里之外的漢洲,恐怕就再也難以返回大明瞭。
開什麼玩笑,這三千多人全部留在島上,這一年吃什麼?難道全部靠大船從安南、占城那邊轉運過來。有這功夫,去大明多拉些人回來不好嗎?
於是,張文琪對饑民的要求斷然拒絕了,不過,他卻給所有人留了一點希望。那就是在漢興島,先期至少會留下五百到七百人。至於留下那個,那就要看他們最近一個月的勞動表現了。
本來還在全神戒備,隨時準備動手彈壓的陸戰隊和鄉兵卻驚訝地發現,那些前來哀告的眾多饑民,在聽了張文琪的話語後,居然就此散去。轉而,開始在指定的幾個管事人員帶領下,奮力開墾著農田和修建著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