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線移民航線剛剛設立,估計各個補給點的建設尚未完善,移民的承受能力有限。所以,這次移民人數,我估計不會太多。”齊天邊走邊說道:“來的移民,除了補充新鄉堡和威遠堡以外,全部輸入到威海這邊來。所以,你們這邊新的定居點開拓工作,就要立即開展起來。”

“你們現在暫時不要往內陸深入,而是要依託海岸線,繼續往南尋找新的合適的定居點。距離嘛,最好不好超過三天的行船航程,以便能及時進行補給和支援。新設定的定居點,均納入你們威海管轄。哦,對了,這次還給你帶來四百多從馬打蘭王國換來的婦人。這樣一來,你們威海堡人口要達三千了吧。”

“威海原有兩千四百多,加上這四百多婦人,還差一點。”王振良說道:“不過,我們威海女人的肚皮要是爭氣一點,上半年多生幾個,說不定待五六月份的時候,就能突破三千人口了!”

說著,心裡有些隱隱得意。按照漢洲民政府地方管理制度,管轄之地人口如果超過三千人,就可以設定正式的縣級管理機構,納入民政府統一管理,而不是這種拓殖式的軍政管理模式。如果再努力四五年,人口再破三萬,就能升級為府制了。自己辛苦幾年,也能躋身為漢洲地方大員之一了。

隨後幾天,齊天與王振良巡視了威海周邊七八個大的定居點,檢視農田開墾情況和民眾生活現狀。雖然是漢洲本土,但瞧著這裡的居民生活水準卻較新鄉堡和威遠堡差一截。蓋因新鄉堡雖然屬於離島領地,但距離卻與漢洲最早發展起來的北部地區非常近,建業城的糖酒副食,黑山城的各類工具,可以最快速度輸送到新鄉堡。

而威遠堡則作為漢荷戰爭後的第二後勤基地,囤積了大量的生產生活物資,而且,在2月的時候,漢洲艦隊突襲荷蘭香料群島的統治中心安汶,劫掠了整個城市,也相應地輸入了大量的物資和人員,形成一種戰爭模式的畸形繁榮。

“威海及以南地區,除了種植滿足自身糧食需求以外,棉花也要大量栽種,力爭在這一帶形成一個棉紡織中心。”齊天看著面前的棉田,潔白的花絮已經綻開,數百人穿梭在田間,手腳輕快地摘取著一朵一朵的棉花。

“棉花入庫後,要妥善保管。我返回建業城後,將會同民政工事處的匠人,弄些織機出來。”齊天轉頭對著王振良說道:“待會我們回城後,尋一處空地,最快速度將織布工坊建起來。”

“栽種棉花,建立織布工坊,可是需要耗費不少人的。”王振良說道。

“不日,新鄉堡將對帝汶島西邊進行武力拓展,期間必然會捕獲許多土人。到時候,將那些土人傳送一部分與你。”

王振良點頭應諾,臉上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建立棉紡中心,那肯定會得到民政府的大力扶持,而棉紡產業橫跨農業和工業兩大生產領域,涉及棉花生產、軋花、紡紗、織布、印染、服裝等多個環節。若是全面建成,那對威海的發展絕對是跨越式的。

同時,棉紡織產業的發展,必然會集聚大量的人口。不論是帝汶島的土人,還是漢洲的土著,恐怕只能適應田地的勞作。而那些相關工坊,民政府總不能看著機器空等著吧,勢必會將大明移民配額傾斜到威海這邊。或許,威海的人口在未來幾年,會很快增長到一萬,兩萬,甚至三萬。

對於大人物關心威海的長遠發展而言,此地的民眾卻對發放到手裡不多的稻米,顯得異常開心。雖然是與粗糧同樣填飽肚子,但作為漢人最重要的主食——稻米,還是最受民眾青睞。

孔祥林抱著火槍,有些心不在焉地聽著鄉兵隊長的訓話。心裡琢磨著,快點下操,將發放的稻米帶回家中,給妻兒好好煮一鍋濃濃的米粥。

“萬歲!……漢洲威武!”鄉兵隊伍突然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咋了?”孔祥林不明所以,難道上頭又發東西下來了。

“沒你的事!”一個瘦小的同伴暼了他一眼。

“咋沒我的事!”孔祥林有些急了,“憑啥有好事了,攤不到我頭上!”

“要發媳婦了!”另一個鄉兵激動地說道:“怎麼著,你還想領一個回家?”

“啊?”孔祥林一愣,隨即不屑地看了看那兩名同伴,“瞧你們激動的,弄來的婦人肯定不多。說不定,發不到你們頭上來!”

說完,得意洋洋地看著那兩人,老子現在都有兒子了,你們卻還要為一個婦人的分配名額搶得頭破血流。哼,誰叫老子比你們早來漢洲一年。

“老子報名去南邊拓殖,怎麼著也要先給俺發一個媳婦吧!”其中一個鄉兵斜著眼睛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