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牛島”(第2/2頁)
章節報錯
曾經的巴達維亞艦隊司令阿揚·範迪克上校神情落寂地站在船頭,望著自己曾經為之服務十年之久的巴達維亞。十年呀,為之戰鬥過,勞心費力過,如今,自己卻是以這種非常不體面的方式離開。他心中除了不甘,更多的是憤怒和怨恨。
今天乘船返回歐洲,不論是巴達維亞艦隊的昔日同僚,還是東印度公司的其他中高階職員,竟然沒有一個人前來送些。似乎,離開的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尼德蘭人,一個曾經服務過東印度公司的小人物。
對此,阿揚·範迪克上校更是怨毒萬分,巴達維亞上下全都是一群見利忘義的勢力小人,你們一定會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的。
遠處隱隱傳來隆隆的炮聲,那是在巴達維亞東郊的荷蘭據點發生零星戰鬥。那個強大的馬打蘭素丹王國,經過一個月的苦戰,已經陸續清除了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外圍數個前出據點。
多達八千多人的馬打蘭王國計程車兵,出現在了巴達維亞東郊和南郊地區。為此,整個城市已經全面動員了,僱傭軍、普通公司職員、殖民官員、甚至碼頭附近沒有運輸任務船隻的水手,都拿起了武器,匯聚在城牆附近,以抵禦土人的進攻。
阿揚·範迪克上校乘坐的這艘船,將與另外六艘武裝商船,攜帶大量的香料、明國瓷器、絲綢,以及去年公司上繳的部分利潤,經五個多月的航線,環繞半個地球,返回歐洲。
即將離開巴達維亞了,自己就要去歐洲享用這些年積攢的無數財富了,也不再與這裡潮溼、酷熱、疾病流行的東印度群島有任何瓜葛了。阿揚·範迪克上校冷冷地側頭看了看港口西側的造船場,嘴裡輕輕的說道:“毀滅吧,一切的事物,都在我的身後,毀滅吧!”
在巴達維亞港口西側的造船場,因為荷蘭人的武裝力量大部分都已經抽調至城中的東、南兩個方向,以應對馬打蘭王國的進攻。以至於,偌大的港口區,只是由七八艘武裝商船和碼頭炮臺士兵負責警戒和防守。而他們的注意力,始終是在港外的海面上。
“我們沒有搶哪個土人部落!”李更生笑著說道:“這兩頭水牛是在那個島上捉的。留守的鄉兵驅使來自安汶的俘虜到林中砍樹的時候,發現一個水塘裡有七八頭野生水牛,就將它們捉了來。這幫天殺的,耐不住嘴饞,竟然半個月時間,吃了兩頭。”
“他們在島上就只發現七八頭野生水牛?”陳大郎問道:“有沒有繼續往林中探查,說不定還能多找些水牛回來。”
水牛可是耕田犁地的好把式,可以大大減輕農人的耕地重負,對於漢洲的農業生產,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截止去年底(1638年),漢洲本土各地才擁有馬匹四百六十多,牛七百五十多頭,羊一千八百多隻,驢和騾子三百多頭。這些大牲口,遠遠無法滿足漢洲農人的耕地需求。
因而,不論是漢洲本土也好,新鄉,威遠等離島領地,對於大牲口的需求是極度渴望的。
“他們是繼續深入林中探查,不過也只發現三頭野生水牛。”李更生說道:“後來覺得林中深處環境不明,而且蚊蟲蛇蟻較多,停止了繼續探查。”
“既然距離海岸邊都能發現野生水牛,那麼島嶼深處的密林中必定還有更多的野生水牛。”齊天說道:“我們必須組織人員去島上捕捉這些野生水牛!”
“多弄些土人過去,讓他們在前面探路!”陳大郎跟著說道:“拉些水牛回來,俺們新鄉堡也能多分點。”
新鄉堡立刻動員了五十多名鄉兵,挑揀兩百多土人,攜帶捕獵工具和大量糧食補給裝運到“揚波號”上,由他們前往威遠堡時,中途運送到那個擁有野生水牛的島嶼上。
“既然這個島嶼可能給我們漢洲提供大量野生水牛,不如將它稱之為牛島吧!”揚波號船長孫廣平笑著對齊天說道。
“牛島?”齊天一愣,記得後世棒子國的濟州島附近有一個小島就叫牛島,比較出名的旅遊地。整座島嶼狀如臥牛,因此得“牛島”之名。我們現在這個因發現大量野生水牛的島嶼,也要叫這個名字嗎?
“行,以後這個島嶼,就叫做牛島。”齊天說道:“我們漢洲的牛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