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破安汶(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喧囂混亂了半天的安汶城,卻並未徹底平復下來,遠近的街區依舊不時傳來火槍聲和喊殺聲。城中惶恐不安的殖民官員和居民,已然得知,就在這天的下午,所有安汶軍民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漢洲軍隊突然就攻入了安汶。
安汶在葡萄牙人於1526年建立,後於1609年被荷蘭人攻破並統治至今,而在1638年12月17日的傍晚,又一次被外來者所攻破。
攻佔總督府和官署以及軍營後,城中有組織的抵抗已經沒有了,但散落在城中各個角落的僱傭軍和水手,卻時不時地襲擊落單的漢洲陸戰隊士兵和鄉兵。
對於那些仍舊躲在堅固房屋裡抵抗的荷蘭人,漢洲士兵也不強攻,撿來一些柴草引火之物,直接放火焚燒。耐不住煙燻火烤的荷蘭僱傭軍和武裝平民一旦逃出房屋,悉數被漢洲士兵射殺在門口。
牛虎需要在入夜之前,徹底穩定安汶城中的秩序,以防城中的抵抗勢力與城外碼頭炮臺及堡壘之中的荷蘭僱傭軍反攻安汶城。因而,對於反抗的荷蘭人,進行了酷烈的打擊。
是夜,漢洲軍隊在清理完城中大部分抵抗活動後,勒令安汶城中所有居民,全部閉門於家中,不得隨意外出。否則,漢洲士兵將予以射殺。
城外的荷蘭人試著反攻了一次,被漢洲在城頭一陣排槍打退。隨後,便偃旗息鼓,不再有任何動靜了。
到早上辰時左右(7點鐘至9點鐘),安汶城已全部被漢洲軍隊控制。對於碼頭炮臺和城外幾個小堡壘,還有些荷蘭士兵駐守,必須加以清除。牛虎派出幾個荷蘭僱傭軍俘虜,分別前往城外幾個堡壘和碼頭炮臺,勒令他們投降。
因為城外的幾個堡壘都處在安汶城火炮射程區域,且人員不多,均走出城堡,向漢洲軍人投降。而碼頭炮臺自持有一定的防禦能力,而且還有兩艘武裝商船可以提供火炮掩護,拒絕投降。妄圖等待陸續來往此地貿易香料的荷蘭船隻予以救援。
本來,碼頭停靠的兩艘荷蘭武裝商船得知安汶城被漢洲攻破後,便想立刻逃走。但船上近半水手失被擊殺在碼頭附近。如果將其中一艘船上的水手集中起來,倒也能開走一艘船。但碼頭炮臺守軍卻要求他們抽出船上的水手,隨同碼頭荷蘭僱傭軍一起反擊安汶城中的漢洲軍隊。
也許覺得剛剛攻進城的漢洲軍隊立足不穩,加上城中尚存的反抗,或許可以迅速將其逐出安汶城,兩個船長便集中了剩下的六十多名水手,與碼頭荷蘭治安僱傭軍一起反攻安汶城。然而面對燈火通明的安汶城頭,數百漢洲士兵的密集火力攢射,丟下十幾具屍體後,狼狽逃回碼頭。
清晨時分,就在兩個船長開始動員水手,將人員和財物轉移到“澤蘭尼亞號”上,準備逃離的時候,四艘漢洲武裝商船出現在安汶港口外,虎視眈眈地盯著他們。頓時,令兩艘荷蘭武裝商船的軍官和水手面色慘白。
漢洲軍隊從安汶城中出來了,朝著碼頭方向徑直衝來。就在碼頭炮臺和兩艘荷蘭武裝商船準備炮擊對方的時候,赫然發現,漢洲軍隊的前方有竟然是五十多個荷蘭殖民官員和平民俘虜。他們空著雙手,赤果著上身,神情緊張地慢慢靠近炮臺。
炮臺的守軍面面相覷,不由眼神都望著他們的炮臺指揮官康納·布倫南中尉。
康納·布倫南手裡緊緊地握著佩劍,眼裡極度憤怒。漢洲軍人實在太無恥了,居然以平民作為肉盾!
殺死了眼前的同胞,估計漢洲的軍人還會從城中拉出來五十多人出來,直到耗盡城中所有的荷蘭人。
“隊長,你說他們會不會開炮?”一個陸戰隊士兵問譚忠福。
“他們開炮,我們就後面射擊。”陸戰隊小隊長譚忠福冷漠地說道:“然後,我們再從城裡拉五十個人出來!”
幾個陸戰隊士兵頓時有些變色,這是變相的屠殺平民,僅僅因為荷蘭人拒絕投降。但小隊裡的幾個老兵卻表現的神色自如,他們都參加了慘烈的呂宋甲米地攻城戰,那次,因為陸戰隊死傷慘重,他們就曾對西班牙人實施過報復性屠殺。
“他們會投降的。”譚忠福說道:“都是來南洋發財的僱傭軍,跟咱們拼命不值得。”
果然,不到五分鐘,炮臺就打出了白旗,七八十個炮手和駐防僱傭軍垂頭喪氣地走出炮位掩體。碼頭邊停靠的兩艘荷蘭武裝商船見狀,也打出了白旗。
一百餘陸戰隊士兵立刻衝進炮臺,接管了各個炮位。一艘漢洲戰船駛進了安汶港碼頭,數十個水手爬上兩艘荷蘭武裝商船,宣佈接受他們的投降,所有的荷蘭軍官和水手的生命將得到安全保證,然後便控制了船隻的各個重要部位。
至此,安汶城及碼頭徹底被漢洲水師官兵控制。午後,清點各種繳獲,計俘獲兩艘荷蘭武裝商船及船上香料和珍貴木材若干,荷蘭海軍官兵一百餘名,城內治安僱傭軍九十多人,土人僕從三百餘。
城中府庫起獲金銀錢幣二十三萬盾,白銀一萬八千多兩,大明瓷器、各類珠寶玉器數十箱,還有另外的糧食、布匹、毛皮、火藥、銅鐵鉛等金屬各類物資無數。
“能搬走的全部轉運上船。”齊大江掃了一眼安汶城中府庫的各類物資,不由大喜過望。果然,不愧為荷蘭東印度公司香料群島的統治中心,果然富庶。這趟安汶,可真沒白來!
漢洲陸戰隊和鄉兵驅趕著城中俘虜,開始將安汶城中的金銀貨幣及各類物資搬運上船。他們必須抓緊時間,在三到五天之內,將這座安汶城儘可能的搬空。至於無法拿走的,漢洲士兵也沒有去刻意地破壞,而是招呼那些在城外觀望的土人隨意拿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