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土地政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未雨綢繆!”齊天點點頭,“所以,營地裡的儲水池可以考慮建三到四個,另外,我們還可以打井。有了磚和水泥,想來,也不是那麼困難了。”
“唉,咱們還是人太少,幹什麼都覺得費力!”
“確實!”齊天深以為然,“我們要是有個萬兒八千人,我可以用一個月,把咱們的建業城修成一個漂亮的小城鎮!”
夜幕逐漸籠罩了整個大地,喧囂了一天的營地也慢慢安靜下來。齊天核對了一下今天所有專案進度後,便來到倉儲區。這裡已經聚集了近三十多個少年,最小的八歲,最大的十九歲。齊天是來給他們上課的。
其實,齊天也不知道要教些什麼。只是,每晚根據各人資質不同,教授十到三十個字。然後就隨意地就少年們提問,將問題展開論述。
比如今天,有人問了一個問題。
“開墾出來的田地會分給所有人嗎?”
“當然不能分給所有人!”
齊天想了一會,然後說道:“你們知道嗎?一個社會,或者說我們這個營地,並不允許所有人都去種地。有的人,他必須去燒磚,有的人,必須去伐木,還有些人呢,他必須去蓋房子……”
“只有這樣,我們這個營地才會像一個巨大的齒輪一樣,透過不同的分工,漸漸的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好。”
“至於,那些願意種地的人,我們肯定要把一部分田地分給他們,由他們自己去管理田地的一切勞作。但目前,可能不會分給他們。”
“為什麼呢?你們要知道,那些開墾出來的田地,以前都是草地,林地,以及荒甸。我們不知道在這些田地裡能不能長出來莊稼,即使長出來了莊稼,那也有長得好的和長得不好的。”
“如果,提前把這些生地分給他們,你們說,後果是什麼?”
“絕收!……或者歉收!”常春生說道。
“沒錯!就是這兩個後果。如果僅僅是一年或者兩年,某個人分的田地都是絕收或者歉收,那麼對他來說,是不是不公平?”齊天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等這些田地都變成了熟地之後,再分配給大家?”丁傳根若有所思。
“確實是這麼考慮的。”齊天點點頭,“都是分一樣數量的田地,不能有些人分的是好地肥地,有些人都分的卻是劣地瘦地。”
“初步計劃是,兩年後,給大家分田地,每個丁口三十畝,不分男女,年滿十八,都會有三十畝。”
“那……我們會徵收田地收成多少?”丁傳根問道。
齊天笑了,少年們說的是“我們”,那他們潛意識裡,已經把自己代入了這個整個集體,有了初步的主人翁精神了。
“考慮到,我們以後會投入諸多農具,以及騾馬耕牛,計劃頭三年徵收田地產出的四成。三年後,降低至兩成,五年以後,降低至一成五,併為永例。”
考慮到這個時代的工業產出,與後世的巨大差距,齊天根本不敢取消或者實行極低的農業稅。他只是採取分步降低的方法,有個一成五的保底農業稅,怎麼著,也不會把他們這些統治階級餓死吧。
最重要的是,要大力發展17世紀的生產力,增強工業實力,積極促進對外貿易,這才是集聚財力,國力的發展途徑。
咱可是一個偉大的穿越者,格局,可不能僅僅侷限在農業稅方面,在田地裡,與農民搶吃的。
也不知道,曹雄他們,會從巴達維亞給我帶回哪些工業發展的基礎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