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德麗娜逐漸心動起來,自己已經想明白了,西方的確缺乏一種共同的思想。

西方發展至今都是各國過著各自的小日子,偶爾有戰爭、偶爾有聯姻。

誰家有錢就組團去搶他家,等自己家有錢了、又被其他家搶劫。

梳理一下西方的歷史,亞歷山德麗娜都感覺不好意思,東西文明的差異實在是太大!

西方每天忙著搞錢、東方忙著造核,最後一比、東方大統一、西方散裝。

現在殖民的時代開啟,英格蘭雖說是海上的霸主、但是西方諸國都不服氣,戰爭是打來打去。

亞歷山德麗娜有種白打的感覺,和法蘭西打了百年、也沒見到將法蘭西吞併。

英西戰爭也沒見到將西班牙吞併,只是奪走了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

英荷戰爭沒有吞併荷蘭,只是成為了世界的金融霸主、開啟全球英鎊時代。

最近的英美戰爭(1812年6月18日,美利堅向英格蘭宣戰、進攻加拿大),然後美利堅的白宮被燒漆黑。

英格蘭收拾完拿破崙之後,調轉槍頭將美利堅收拾一頓,接著又要調轉炮口到印度。

1857年印度民族獨立戰爭爆發,詹西女王就是那個時候崛起、可惜一年就死了。

印度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鬧騰,主要是英格蘭的兵力在另外三場戰爭當中:克里米亞戰爭、伊朗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英格蘭帶著兩個小弟法雞、土狗去圍剿沙俄,拿下克里米亞就能堵死沙俄走海路擴張。

1856年5月伊朗見英格蘭正在攻打克里米亞戰爭副本,立刻兵圍攻赫拉特,於10月佔領該城。

同年11月英格蘭向伊朗宣戰,進軍波斯灣,佔領哈爾克島和布什爾港等地,伊朗戰爭中的失敗,是它淪為半殖民地的開端。

天地可鑑!

英格蘭為了世界的和平是操碎了心,犧牲了太多為英格蘭王國事業奮鬥的僱傭兵。

亞歷山德麗娜揉著額頭,這些戰爭幾乎要掏空英格蘭的家底,每次要支付一筆龐大的軍費。

看上去贏了、風光了、強勢了,實際上有一種外強中乾的趨勢、威嚴不復當年。

這完完全全是可以避免的戰爭,但又不得不發動、一打還好幾年!

武力征服只能引起更大的反撲,文治才是重中之重,多看看東方的成功案例!

亞歷山德麗娜坐在長椅上,直視著眼前的泰晤士河、內心有著頗多的感嘆。

殖民地的反抗是絕對不允許的,必須給他們上上課、傳授一下進步文明。

只要殖民地不鬧騰的話,英格蘭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於維護世界和平方面。

比如給沙俄做個外科手術,給美利堅來個骨折手術,決不允許他們強勢起來!

“你說車同軌、書同文真的能夠推行下去嗎?”亞歷山德麗娜很好奇。

“沒有人會拒絕上進!誰學習的好,誰就能幫我們去管理那個地方的民眾。

也許以後不需要我們親自動手,他們自己來解決內部的問題、確保我們的絕對存在!”劉漢太清楚二鬼子的影響力。

“其實還有一個好主意!郡縣制!”劉漢提醒著。

“可會大大的提高行政成本!”亞歷山德麗娜現在只想省錢,英格蘭的戰爭負債太大!

劉漢不由笑道:“這是我們該考慮的問題嗎?”

亞歷山德麗娜會心一笑,的確這不是自己們考慮的問題,羊毛出在羊身上,讓他們自己人坑害自己人去!

漢朝的集權制是真香,可以大大的減少平叛成本、同時有效控制地方上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