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東、西方歷史同觀的史書。全書分上下兩欄,上欄記載中國歷史大事,開篇為“盤古氏,為開闢首君,生於大荒,莫知其始”,講述了從盤古開天地到清廷的歷代王朝興廢。

下欄記述西方列國曆史,從“亞大麥,當初神天,即上帝造化天地,及造世人”創世紀開始,終於英國近代工業歌名。”劉漢強調著。

有一定年紀的人能聽懂劉漢所說的話語,對於那位麥都思頗有印象,他的確很瞭解東方。

麥都思是在東方的閩地傳教,卻沒想到劉漢生活在閩地,難道這就是上帝的意思?

越想越覺得可能,劉漢明顯是受麥都思的思想影響,毅然決然成為西方第一位來自東方的‘傳教士’。

畢竟東方的文明光是靠著西方人描述、講述並不直觀,唯有東方人親述、才更加的透徹。

“說道這裡,有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我們那邊看不到工業的影子?

我們是耕讀千年的古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我們溫飽的問題,我們是有著萬萬人口。

工業帶來什麼?進步的文明嗎?我看未必吧!

我見到了無數的童工揮淚在工廠勞作,我也見到無數奴隸死於勞作。

不是說機器取代人力嗎?為何還要消耗人的生命?這是愚昧還是進步?

當我們走出會議室,抬頭仰望天空、蔚藍的天空呢?清新的空氣呢?”劉漢丟擲一連串問題。

資本家們開始窒息起來,劉漢這種言論太危險了、必須要更正一下。

兩個西裝男子雙眼有光,這個時代的工人沒有任何人保護他們、只能被無情的剝削。

“看過神州報的先生們、女士們,我們東方一直提倡以孝治國、以仁治天下。

如果我們推行工業,那豈不是自己否定自己的統治?

我不是全面的否定工業,而是我們要重建我們的文明體系,不能讓野蠻的事情再次發生。

各位學生們!未來是屬於你們的,我相信你們能夠實現這個宏偉的理想!”劉漢知道第一國際(國際工人協會)很快成立,自己只是加快歷史進度。

“東方人與西方人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我們有一種東西叫做良心,驅使著我們從事正義之事、而非正義之事會讓我們感到良心不安!

你們的良心叫做利益,何為利益?有利於自己的事情即正義之事,不利於自己的事情即非正義之事。

是不是一下子解惑了?為什麼你們做著對的事情,卻一直感到良心不安。”劉漢直接揭露西方人的本質。

西方世界裡利益高達一定程度,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如果英格蘭人有一點點良心的話,絕對不會把愛爾蘭人口餓死四分之一。

劉漢這麼一說,許多人都想起來1845年至1850年間的愛爾蘭大饑荒,英格蘭人的的確確良心壞透了!

當時從美洲出口到英國的糧食要經過愛爾蘭,但運糧船卻在都柏林港口停留之後,直接開往英格蘭本土,沒有發給飢餓的愛爾蘭人。

即便是大饑荒,愛爾蘭依然要向英格蘭本土出口糧食和畜牧產品,這種做法無異是英格蘭的基操——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