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能佔到多少股份呢?”劉漢直接問道。

“最多隻有一層!”萊昂內爾豎起一個手指頭。

劉漢才發現這裡面的水真深,不知道有多少龍王盤踞著,但他們一定富可敵國。

當年美利堅獨立戰爭打完,各方扯皮結束,終於商議出了一個有效期20年的第一銀行(複製英格蘭銀行)。

財政部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認為美利堅也可以發行紙幣,第一銀行可以協助政府收取的稅款以及償還政府債務。

這不是什麼中央銀行,這是私人性質的商業銀行,還負責吸收儲戶的存款和發放商業貸款。

與市面上的州銀行不同,第一銀行是全國性質的銀行,可以在各州開辦業務,同時是唯一為財政部提供服務的銀行。

第一銀行按照股份制方式成立,股票在市場上公開出售,股東和其他上市公司股東一樣分配紅利,決定第一銀行如何經營。

註冊資本金1000萬美元,其中200萬美元歸聯邦政府持有,800萬美元歸私人投資者。

第一銀行雖說幫助了美利堅建國初期的困難,但當時能入股第一銀行的能有幾個本地富商?

西方的各個金融家族佔據70%的股份,將第一銀行牢牢的掌控在手掌心,從此開始支配美利堅的金融。

搶掠而來的財富再一次回到了美洲,這不過是左手倒右手的把戲,用他們的錢控制他們的市場。

隨著20年的經營期限已到,國會沒有批准繼續經營,第一銀行就此倒閉。

1811年戰爭打響,英格蘭用強大的海軍,封鎖了美利堅的對外海域,要求美利堅所有船隻都必須在英格蘭卸下貨物,禁止美利堅和歐洲大陸貿易。

(英格蘭組團攻打拿破崙副本時期)

美利堅直接投靠了法蘭西第一帝國,跟著拿破崙大哥混,於1812年6月18日美利堅直接向英格蘭宣戰。

當時美利堅還幻想著,拿破崙大哥做歐洲老大,自己攻下加拿大做北美老大。

幻想終究是幻想,到了1815年美利堅已經負債累累,有著大量的待償還戰爭債務。

1816年第二銀行成立,同樣是20年的有效期限,防止那些金融世家控制美利堅。

“他們既需要我們的錢去做他們的偉大事業,又不希望我們控制住他們的金融、市場。

可沒有我們幫他們管理金融市場,他們至今還是一片混亂的狀態,似乎這就是各州希望看到的結果。

畢竟各州的銀行認為我們會搶走他們的生意,並且他們還認為我們只幫助工廠主、不幫助農場主。

反反覆覆拉扯之下,我們倒是賺了更多的錢!”萊昂內爾微微一笑。

劉漢知道美利堅是不想立牌坊,奈何欠的錢太多太多,只能用身體去償還。

從獨立戰爭打到南北戰爭,這一路上全都是靠著借錢過日子、根本就沒有一天不還錢的。

後來的五次擠兌造成銀行大規模的倒閉,從而誕生金融危機。

尤其是1893年的危機中,美利堅有超過500家銀行相繼倒閉,很多人的畢生積蓄可以說一夜之間付諸東流。

劉漢知道萊昂內爾他們在瘋狂的割韭菜,沒有任何生意能夠比得上割美利堅韭菜來錢來得快。

畢竟有人虧錢就有人賺錢,錢是不可能憑空消失、只會悄悄進入某個人的腰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