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追更的…對了,哥,我看新聞說劍與法好像在開發手遊,什麼時候能開始測試?”

二姑笑罵:“剛剛大二就不好好學習,把心思全放在和遊戲,你以為你是你哥呢?你要是像你哥一樣會寫作,不說能用這個賺大錢,只要夠你每個月的零花錢,那我也就燒高香了……”

表妹鼓起勇氣:“媽你少說兩句,我有在寫的…已經三萬多字了,哥你一會能不能幫我指導下?”

“沒問題啊。”

李培風笑道:“你要是寫得好,等釋出後,我還可以給你開單章推薦。”

“那太好了…但我感覺自己寫的很差勁,這三萬字開頭我都寫了兩個多禮拜。”表妹高興又心虛。

“慢慢來,誰也不是第一次寫作就下筆如有神的。”

二姑和二姑夫在一家泳裝廠做工人,夫妻倆每月工資過萬,日子過的還算寬裕,但女兒丁雪然就讀一個二本的農業學校,她們一直很擔心女兒的就業問題。

二姑夫不懂什麼叫章推,只是看女兒欣喜,便順勢感謝李培風的幫助,接著又激勵女兒:“這次絕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你既然想寫作,就拿出恆心來,不要辜負你哥的幫助,沒準也能把作品改編成電視劇,賺大錢。”

丁雪然面帶悻悻,沉默地一聲不吭,心說爸媽你們可太高看我了,還影視改編?我怕是連簽約都費勁。

另一桌的大姨笑眯眯地插話道:“培風,《惡魔總裁》那部電視劇拍的真不錯,熱度好像還挺高的…之後你還有別的作品被搬到熒幕上嗎?”

“電影電視目前沒有計劃,但有兩部動畫片今年應該就能釋出。”

“真的啊?是什麼作品改編的?”

“……”

李培風作為已婚已育,事業有成的人,完全沒有當代年輕人回家過年和親戚聊天時被催婚,問工資等等尷尬的煩惱。

飯桌的話題以他為中心點,大家捧著聊,東扯扯,西扯扯,氣氛和諧融洽。

“叮鈴鈴~”

飯局過半,在雜亂的交談聲中,爺爺李天成的手機來了一個電話,他本以為是親朋來拜年的,面帶笑意地接了起來,可跟對面嘮了沒多久,笑意消散,臉色沉寂地結束通話了電話。

“誰?”

身邊的李啟元隱約聽到通話內容,表情也變得凝重起來。

“你亮哥,說你大爺可能就這幾天了,甚至不一定能熬過十五。”

李天成低聲道:“吃完飯你就開車送我去三道鄉一趟,我必須在他臨走前見一面,也在老家待幾天……唉。”

聲音雖然低,但這一桌人都聽到了。

李啟元的大爺,那就是李培風的大爺爺,李天成的親哥……要去世了?

正是團圓歡樂的當下,突然接到這種訊息,親戚們的話題不可避免地轉換到了這上面。

“這大過年的,可真是……”

“他今年多大年齡了?”

“是身體上有什麼病嗎?去大醫院看過了沒有?”

李天成悶了一口酒,沉吟道:“我那大哥身體原本還是不錯的,七十多歲的時候還經常下地務農,但自打前年被電動車撞了一下就落下了病根。話說回來了,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接自己去,過完年他都八十五了,也算高壽……不聊這些,大家繼續吃飯。”

言罷,李天成倒了杯酒敬向眾人,隨後,老爺子主動岔開話題,問起李培風有沒有給他的大曾孫取好名字,彷彿把剛才的那通電話徹底拋在腦後。

“有幾個備選名了,但還沒拿定主意。”

李培風回答的同時,觀察到爺爺剛才倒酒時嚴重顫抖的右手,以及深藏在笑容下的勉強和悲意,心中不由得對父母執意促成這次聚會多了份理解,甚至忽然想起了奶奶去世的那天。

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人對時間的認知、對生命和死亡的感悟,只有親身體驗過一次瀕死狀態,或見到父母花白的頭髮,枯藁的臉龐,歷經身邊至親之人去世後才會萌發出來。

每經歷一次,便都會對生活有新的思考。

而最令李培風經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大二寒假期間,奶奶因糖尿病引發的腦梗去世得那一次。

倒不算特別突然,因為奶奶的晚年一直受糖尿病困擾,下身癱瘓常年臥床,時而清醒時而湖塗,需爺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