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每人一場婚禮?(第2/3頁)
章節報錯
李培風恰逢其會的出現,身後還跟著趙清歌:“叔叔,不用您動手。”
“是啊,您去歇著吧。”
李培風試圖接過菜刀,一下,兩下,沒拿過來,試探性地稍微用點力,李啟元才肯讓開位置,看也不看自家兒子,對趙清歌低沉道:“你能不能聯絡下你父母,把談話提前一點,最好咱們吃完飯就過去,不然現在也是閒著,我晚上還要趕火車。”
老李是打算提前結束和趙清歌父母的會面,能給晚上騰出更多的時間,好和徐曼凝她們聊一聊。
趙清歌也覺得下午四點定的時間有點晚,於是便點頭答應下來:“行,我問問她們有沒有時間。”
……
李馨和趙海奇雖然是高校領導,平日裡工作繁忙,但也不至於每個週末都天天加班,而且今天有重要會面,她們還特意安排出了一整天的空閒。
在時間充裕的前提下,李啟元的提議得到了贊同,因此這次雙方家長的見面,比原計劃定的下午四點提前了三個多小時。
“呵呵,培風說的不錯,我這未來親家長得確實年輕。”
“是嗎?聽您這麼一說,我瞬間感覺自己又年輕了好幾歲啊,哈哈~”
“李教授,快坐快坐,這有水果。”
兩家人初次見面,客氣地互相寒暄。
李馨和趙海奇不用說,都是善於交際的場面人,言行舉止無可挑剔,沒有因為雙方的社會地位差距,透漏出一些讓人不舒服的眼神說出一些居高臨下的話,反而很熱情很自然。
李啟元也是個通透且幽默的,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無處不散發個人魅力。
李培風一直覺得自己老爸不僅是名教師,更是個哲學家、是個詩人,或許還是半個脫口秀演員,這老頭骨子裡是有些幽默基因的,他也有所遺傳,所以此時配合老李,讓談話氛圍更上一層樓。
話題從懷孕的于慧芝,聊到了彼此的大學、工作中的趣事,接著又迴歸家庭,聊起了李培風和趙清歌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那一輩。
眾人聊得投機,李啟元和趙海奇互相之間已經熟絡地用‘哥’‘弟’稱呼彼此了,半個小時不知不覺過去,李啟元突然一拍腦袋,說差點忘了件事。
然後,他拿起那個從家便帶來書包,開啟了從裡面掏出一個畫筒。
“這是我老婆親手畫的,來之前便叮囑我要送給二位。”
李馨笑著擺手:“小風每次來都不會空手,李教授你來,又帶東西,搞得我們……”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趙海奇一邊伸手接過畫卷,一邊文縐縐地拽子曰:“禮尚往來,下次就輪到我們還過去就是了……讓我看看畫的什麼。”
“畫的就是寧遠城的風景,我和她都希望兩位有時間去我們那坐客。”
趙海奇連連稱好,並將畫筒內的畫卷在茶几上徐徐展開,81cm×51cm的尺寸鋪滿了半張茶几,眾人也得以一覽無餘。
這是一副描繪寧遠城海濱日出的作品,以寧遠的澤山為視角俯瞰大海,山上的樹林鬱鬱蔥蔥,不遠處的紅日剛剛躍出海平面,金燦燦、紅澄澄,燒透了半邊天際,給人一種‘萬丈光芒染海風,波濤洶湧四時同’的壯闊之感。
再看那海水,藍的本色加上初日的照耀,形成了一種絢爛的斑斕,如夢如幻,滿滿當當、波光粼粼,那透亮晶瑩的水,靈動模糊又充滿質感,哪怕用攝影機拍攝都照不出畫中的精彩。
超寫實的畫風,清新明朗,筆法暢快自然。
尤其是水的描繪,不僅真實,而且非常的動人。于慧芝用水彩的形式表現出了不同氣候條件下海水的光影效果,這手法堪稱一絕。因為水彩畫最忌諱的是反覆修改及顏料的多層覆蓋,這導致對水的繪畫相當有難度。
“嚯~”
而趙家三口此時顯然都被驚豔到了,或是出於本意或是出於尊重。
“我媽的畫技進步很大。”李培風如此評價,李啟元撇了他一眼,低聲道:“你的畫對她有一定幫助。”
“阿姨可以辦畫展了。”趙清歌誇讚,趙海奇也表示贊同地點頭:“讓親家費心了,這份心意太貴重,啟元老弟你一定要代我們好好感謝她。下個暑假,我們一定去寧遠城做客。”
李馨看著畫的右上角空白處寫著《海上日出》的畫名,以及於慧芝這三個秀氣又飄逸的親筆簽名,滿意的不止是畫,更欣賞的是作者。
常言道,畫如其人,作品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作者的性格。
如此多才多藝又富有浪漫主義的婆婆,清歌嫁過去絕不會受刁難,未來兩家人肯定也會相處的非常和睦!
“還是要親自感謝才行,老李你把慧芝的微信給我,我跟她聊聊行嗎?”
“行啊。”李啟元欣然應諾,報出號碼,讓李馨現在就撥過去應該也沒問題。
就此,李馨進了臥室給於慧芝通話,李啟元則和趙海奇繼續談天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