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只有皇室四餐,諸侯三餐。

西漢時,給叛變被流放的淮南王劉安的聖旨上,就專門點出:“減一日三餐為兩餐“。

直到宋代,經濟的繁榮讓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不僅酒肆不再如唐代那樣被約束在市坊中間,夜市晚上也不再實行宵禁,晚上夜生活豐富,所以才加一頓晚飯。

其實說起來,宋朝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因為宋太祖趙匡胤的重文抑武政策,宋朝先是被遼國的契丹人打得簽訂了檀淵之盟,每年要送給遼國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然後又被金國的女真人打出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建立南宋;最後又被元朝的蒙古人直接打滅亡了。

看起來是沒有漢唐威武霸氣,但實際上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等方面都極為繁榮的時代,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因此人民的生活條件也是遠超漢唐的。

沒看能把宋朝打趴下的遼國和金國都被滅了,宋朝還好好的呢。

因此其實生活在宋朝,除了民族尊嚴上有點受委屈,物質條件上還是比較好的。

一邊吃著早飯,安邦一邊和安馨交談:

“怎麼樣?李小膽可還老實?”

“他本來就膽小,這次既有把柄捏在我們手裡,我們又答應只要他盡心做事,保他衣食無憂,因此還算老實。”安馨看了一眼侍立在門外的李小膽回答道。

原來,那將小丫抱走賣到了春香閣的李小膽,安邦非但沒有再追究他的罪責,反而暗中關照把他從牢裡撈了出來,並且將其收入安府,賜了他不少錢財,還給他個二管家身份,讓他為安家做事。

看起來這似乎讓人很難理解,畢竟按照安邦對之前那些潑皮的處理方式,怎麼也得將李小膽這個親手將小丫賣了的傢伙打斷五肢,以洩心頭之憤,如今不僅沒有這樣,反而還對其處處關照,簡直會讓人懷疑安邦腦子被驢踢壞了。

要知道,雖然因為官員們的注意力和憤怒都集中在了李輝身上,所以對李小膽等三個“被指使”的小人物沒怎麼關注,只是按宋律將他們判監禁三月。

但他們畢竟是差點欺辱了孫知州家的小娘子,所以將李小膽從牢裡撈出來,還是頗費了安邦一些功夫的。

但安邦之所以好像個聖母一般作為,完全是因為安邦之前要李小膽找人配合自己演戲、去算計李輝之前,已經有言在先:過錯既往不咎,還會給他不少錢財,讓他從此衣食無憂。

所謂“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大丈夫行於世間,自然應該一諾千金。

所以如果花費不超過一千兩金子,安邦還是願意儘量信守承諾的。

如果承諾的麻煩程度超過一千兩金子的花費呢?

咳,那再議,再議…

不過安邦這樣處理李小膽,也是因為李小膽之前在算計李輝一事上確實辦的還不錯,並且也因為這件事情,算是有一個把柄被握在安家手上。

畢竟他為安邦做的這件事情,其實說起來相當於是得罪了李輝,這還不算什麼,關鍵是同時還相當於是愚弄了整個蘇州城包括孫知州在內的所有各級官員。

這事如果被挑出去,李小膽絕對是要死無葬身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