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神醫華佗在其基礎上,創編了“五禽戲”,分別是虎、鹿、熊、猿、鳥五形,練之可以預防疾病,同時還能強身健體,讓人身手敏捷。

並且長期堅持,還能延年益壽,端的是造福世人。

只是後人以此練習,身強體健之後卻難免與人爭鬥。

其中有天資聰穎之人,投身軍中,於戰陣搏殺中不自覺使出最勤練的五禽戲,意外獲勝。

於是之後有意師法自然,觀察猛獸,不斷演化,最終將五禽戲變為了一門五形拳。

其中鹿形因為殺傷力太弱,不利搏殺,於是被刪去,轉而添入蛇形,並將其中鳥形定為鶴形。

於是現在的五形拳,就是虎、熊、鶴、蛇、猴五形,拳、腿、擒拿、身法俱全。

其中虎走剛猛、練筋骨勁力,熊重防禦、圖以拙勝巧,白鶴輕靈、明角度攻守,蛇主飄纏、氣沉連綿,猴眼明手快、體態敏捷。

同時每一形都有專門的樁功和呼吸法配合,練到大成,則可以五形合一,由外而內,化生內力,神意自明。

安邦看到這裡,不由眼睛一亮。

他的翁門武術有一個特性,將一門拳法、一門腿法、一門武器、一門內家真氣都練到極致後,會自動把這所有的功夫融會貫通成一門新的絕學。

這其中的拳法、腿法、武器、內家真氣可以用翁門武術自帶的無名功法,但是換成其他功法也行,而越是厲害的功法,融合後形成的新絕學自然也越強。

這五形拳裡的拳法和腿法自然比翁門武術那種末法時代的殘存功法強,所以安邦雖然翁門武術的無名功法練得有一定基礎了,但卻果斷打算將以後融合的拳法和腿法換成五形拳的。

他將秘籍看完後,立刻就著手練習起來。

練拳需練勁,練勁在站樁!

他模仿著秘籍上畫的圖形,四肢著地,腳心掌心含空,如同猛虎一般,做出各種撲擊的姿態,站出猛虎樁,同時默唸口訣:

“樁法並非是死的,而是活的……”

“不能死站,而要活站……”

“意動形不動,神動心不動……”

就這樣不斷練習著,待到天矇矇亮時,安邦身上骨節突然響起一陣炸豆子般的脆響。

他收了身形,長長吐出一口氣。

“筋骨齊鳴,這在秘籍的描寫中應該是虎骨大成的象徵!”他一握拳,能明確感受到自己的筋膜骨骼發生一些微小的變化,變得更適合發力了。

按理說,普通人要想達到“筋骨齊鳴,虎骨大成”的境界,應該至少苦練樁功三年不綴,並且光練樁功還不夠,還要把虎形拳的招式練到精純熟稔,透過樁功和招式,配合呼吸法一起打磨筋骨皮膜才行。

但是安邦畢竟不是普通人。

他在還沒有覺醒異能時,就靠自己的練習掌握了“格鬥術lv2”的技能,這說明他本身就是有不俗格鬥天賦的。